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


无论古今中外 。生活环境 。是直接影响一个作家作品题材的选择 。及其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 。从这个观点来说 。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表现是很明显的 。纵观李清照一生的诗词作品 。前期和后期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
李清照出身于一个书香门地 。他的文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 。官至礼部员外郎 。也是当时一个有名的作家 。所以说李清照从幼年起 。生活环境一直“是非常优越的 。其作品的风格是细腻而婉转 。题材也是以闺情相思 。离别愁恨为主 。字里行间充满着欢乐和浪漫的气息 。例如她早期的代表作品《如梦令》:\"咋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另一首:\"常记溪亭日暮 。沉睡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是以游玩和日常生话为主 。作品处处表现出来的是欢乐 。浪漫 。后期作品风格的转变是从\"南渡\"开始的 。为什么要南渡呢?由于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 。为了躲避北方异族的侵略 。李清照一家跟随朝廷流落南方 。再加之丈夫赵明诚出師未捷而身亡故 。国破家亡 。这时李清照的心情一落千丈 。她的生活一下变得清冷凄惨 。这从她后期的代表作品《声声慢》中就可看出: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纵观李清照前期和后期作品风格的变化是很明显的 。其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的天壤之别 。

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

文章插图
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

文章插图
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

文章插图
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李清照被评论家推崇为婉约词派正宗 。她早期作品多写闺中生活 。词风清新自然 。韵调优美;后期多写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 。词风也转向迤逦曲折 。深沉委婉 。
李清照词文风格的变化和家国之变有直接的关系 。可以说 。宋王朝的衰败和家庭的变故是她身世中的两条主线 。两者互相交织 。密不可分 。都直接影响了她的作品风格 。
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

文章插图
首先看她的家庭出身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 。精谙经史 。擅长诗文 。有文集四十五卷称名于世 。出身于这样一个仕宦文人家庭 。优渥的家境和诗文的熏陶 。使得李清照少年时即通文墨 。加之禀赋聪慧 。她很早就显示了过人的才华 。十八岁时嫁给同为仕宦子弟的金石考据家赵明诚为妻 。夫妇相濡以沫 。常相唱和 。在这样平静美满的生活环境中 。李清照无忧无虑 。可以专心诵读经史、创作词文 。她青年时代作品《怨王孙》中有句“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 。无穷好” 。就很好地展示了早期作品清新质朴、色调明快的风格 。
宋王朝南迁是民族之恨 。也是李词风格变换的分水岭 。宋钦宗靖康二年 。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破汴京 。徽宗、钦宗父子被俘 。高宗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因明诚丧母而奔丧至建康 。高宗建炎三年 。赵明诚抑郁病逝 。国家衰败和家庭变故同时袭来 。李清照只好辗转漂泊于江浙一带 。在咨嗟悲叹中苦度时光 。她南渡之后的不少作品 。就其内容看 。都只是写一些生活琐事 。但却寄托着强烈的身世之感 。隐含着深沉的故国之思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寄托的是对亡夫的悼念之情和自身孤苦生活的绝望之感;“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则蕴藉了深沉的离乡之苦和亡国之恨 。
李清照早期词风转向什么?因何而变?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也是婉约派代表之一 。她的早期词风格清新 。淡雅而又自然 。如《如梦令》中 。一个天真 。烂漫的少女在外游玩 。她的无忧无虑 。作者用细腻婉转 。色调明快的词风描写了一副自然诗景 。后期的词风凄残深沉 。靖康之变以后 。丈夫赵明城在任职期间死去 。漂泊无依的她 。颠簸流离 。词风一改昔日的清新与欢快 。南宋开始 。面对着国破家亡的境界 。她运用深厚的文字功底 。虚拟的情节 。为后人留下好多经典的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