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王安石翻译 读史王安石诗歌鉴赏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 。行藏终欲付何人 。
当时黮闇犹承误 。末俗纷纭更乱真 。
糟粕所传非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 。
区区岂尽高贤意 。独守千秋纸上尘 。
马老师鉴赏:
这首诗的题目是“读史” 。整首诗围绕诗人读史的感受体悟展开 。前两联从人的角度写在时间进程中的苦恼和遭遇 。第三联从史的角度写史书的缺陷和不足 。第四联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读史时感受到的局限 。
首联 。诗人将读史的体会和自己人生的经验结合起来 。在议论的同时抒发情感 。在上下句间建立起递进关系 。形成情感上的张力 。体现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无助和困惑 。
上句说自古以来 。为了建功立业 。扬名后世 。都要历尽千般苦辛万般艰难 。说明青史留名的不易 。下句说古人的一生行藏出处的真实经历和具体情况最终能够托付给谁来秉笔直书呢?说明能够秉笔直书的史家的稀缺 。
“行藏” 。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 。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
用舍行藏 。形容一个人在人生中经历的两种境遇 。被起用有发挥作用的机会之时就出来做事;被舍弃无用武之地时就收敛行迹 。养精蓄锐 。这种处世态度是“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根源 。
然而 。一个人的行藏出处往往不为世人所完全理解 。尤其是像王安石等这样积极有为的政治家 。在历史的漩涡总是承受着支持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 。更是难以找到一个客观公正的人来记述自己一生的行迹 。所以 。这一句是诗人从史书中读出的感受 。在自己身上得到了验证之后 。将二者融为一体 。发前人所未发 。喷薄而出 。
颔联 。黮闇(dàn àn) 。是蒙昧 。糊涂的意思 。此联紧承首联 。进一步说明难以托付的原因:在事情发生的时候 。就因为蒙昧糊涂不明朗而不得不承受误解 。而世俗民间纷纭的议论和传言 。又往往扰乱歪曲了实情 。此联核心意思是现实情况中也很难得到真相 。不是暗昧让人误解 。就是传言扰乱真相 。事实尚且如此 。史实可想而知 。
王安石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 。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 。此诗便作于1085年 。所以 。颔联表面是写自己读史的感受 。毋宁说是写自己在变法失败后 。对在整个过程中的遭遇的辩解和慨叹 。体现出诗人深深的失望和无奈 。可以说 。表面是咏史 。本质上是抒怀 。
【读史王安石翻译 读史王安石诗歌鉴赏】颈联 。糟粕 。这里用来指代典籍、史书 。也作“糟魄” 。《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魄已夫 。” 。丹青 。古代丹册纪勋 。青史纪事 。丹青合称指代史籍 。此联紧承颔联的“误”和“乱真” 。远应首联“付何人”的苦闷 。发表诗人对历史典籍和历史事实之间的错位现象的思考 。上句说史书典籍所流传下来的并不是最纯粹美好的方面 。下句说史籍最难书写的是古人的精神 。结合王安石变法受到政敌的批评攻击 。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很难说不是一种个人面对现实际遇的愤懑和悲恸 。甚至是诗人留给未来的辩解词 。从中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无奈 。
尾联 。诗人在读史和个人处境的感叹中回环一番之后 。又回到眼前的读史之事上 。区区 。是自称的谦词 。上句紧承颈联 。说自己浅薄愚拙 。哪里能够完全读出古代贤人的本意 。深层含义是说面对有如此多不完美之处的史书 。谁能真正理解把握历史上的贤人的境界呢?下句表面说自己只得孤独地守着落在史籍上的灰尘 。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只能从难以写出古人真精神的史书中读出浮尘许信息 。尾联总的来说是说读史并不能完全读出古代人事的本来面目 。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 。王安石有极强的历史敏锐性 。古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历来就是毁誉参半 。如:
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 。真视富贵如浮云 。不溺于财利酒色 。一世之伟人也 。
颜习斋:荆公廉洁高尚 。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 。及既出也 。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
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 。故论议迂阔 。若使为政 。必多所变更 。安石果用 。天下必困扰 。
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 。其合而遂裂者 。王安石之罪也 。
王安石深知这一点 。尤其是经过变法的失败 。他一方面深感挫败 。一方面又不能不考虑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 。所以 。这首诗实质上是借咏史来发表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为自己正名、树立形象的作用 。否则 。大可不必对史籍进行如此大力度甚至用力过猛的批判 。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在给未来的读者替自己开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