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你见过多少?


年轻风光老年忧的人 。我见过很多 。今天只提一位 。
邓兆兰
她是我娘家的邻居 。生了三个儿子 。她老公是泥瓦匠 。和水利局堤管段的某领导关系很好 。每年有做不完的工程 。长江围堤加固是在冬天进行 。每一年都有任务 。1984年的那年 。我也做了二个多月 。每天工钱是2.5元 。我在娘家当了三年农民 。农闲时跟着他做事 。钱很稳 。中途还可预支钱用 。
兆兰姐做田土搞耕作 。还喂鸡、喂猪 。两个儿子长大后也跟着他老公学手艺 。小儿子在上学 。一家五口人 。四人有收入 。他老公是包工头 。还拿提成 。她娘家大哥在台湾 。亲人先后不幸出车祸遇难 。最后回到家乡在县城做了二层楼 。兆兰姐长住大哥家照顾他 。她也得到很多财产 。
八十年代三个队她家是首富 。东25最先买 。大儿子 。二儿子又跑运输在白云山拉石头 。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滋润 。
兆兰姐又能干又舍得 。把财产亳无保留分给二个儿媳 。那时二个儿媳妇对她也非常好!
她在县城照顾大哥 。她老公在农村生活 。二人之间闹起了矛盾 。像仇人一样 。各过各的 。老公年纪大了也不能再在外赚钱 。在家种点田地 。喜欢喝酒不幸中风 。右边脚手中度偏瘫 。二个儿媳妇开始嫌弃了 。把他一人分到一边过 。
大儿子做了新楼房 。而他住在老屋里 。一间住人 。一间做厨房 。做饭的材料是毛草和木柴 。亲人、朋友见他成了废人 。都不爱搭理他 。他总是独来独往 。年轻时的威风荡然无存 。他老三对他很好 。可惜长年在外打工 。回家的日子很少 。
我每次回去 。他都要来玩 。我女儿的爸爸分给他抽的烟 。他总是看了又看 。舍不得马上点上 。有时留他吃饭 。他便聊起他的爸爸 。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人 。曾在军队任职……他爸爸当年老是说我多么优秀(真惭愧) 。
有一次他背着药桶要去田间打药 。一走一歪 。一只脚还在地下拖 。二儿子也去打 。但没提帮爸爸 。我作主叫他爸坐在我家 。由儿子代劳 。碰见他二儿媳妇煨鸡汤 。叫她送一碗过来 。
某天半夜不小心柴火往外面烧 。发火了 。他自己艰难的爬出来 。在屋外躺到天明……后来村干部出面又做了二间房 。过了几年 。他悄然去世 。没有一个人送终 。做了一辈子房子 。居然没有像样的房属于自己 。真的心酸 。
兆兰姐的哥哥去世后她才回到农村 。别的老人家打打小牌 。她没钱 。只能在旁边看 。偶尔多一句嘴 。说牌出错了 。别人就嫌她:有本事你上 。每次听说我回了 。老早在我家门口等我 。见面了总是紧紧的拉住我的手聊聊天 。说的最多的是 。问我在通山还习惯不?要我多攒钱 。要知道心疼自己 。我每次回家要走 。她便靠在门边擦眼泪 。
她手中的积蓄全给了二个儿媳妇 。等三儿子结婚的时候 。她身无分文 。而真正关心她 。照顾她的人是老三 。她心中有无限的感慨!总是心疼三儿媳妇 。老三叫阳春94年那年 。他和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把我送到车站 。去广东 。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 。他们送我去的初衷是好的 。
阳春是很好的人 。他不求索取 。只求奉献!他和妻子是爸妈的骄傲!他爸妈幸亏生下他 。
兆兰姐后来也中风了 。说话不利索 。走路靠一个 椅子支撑 。再后来到某福利院去养老了 。过年时才回家住一段时间 。
2015年我侄女出嫁 。我回去了 。发现她一人在家 。他大儿子全家去走亲戚了 。我送了三天的饭 。她手抖半天吃不上一口 。我要喂 。她不肯 。我只能在一旁流泪 。也想到将来的自己 。吃不完的饭菜她舍不得扔 。要留到下餐再吃 。晚上她很早关门 。
我的哥哥都说我多管闲事 。说她的大儿媳妇比我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 。别人家的事还是少管为好 。以免吃亏不讨好 。
我很 固执要去参合 。远亲不如近邻嘛 。既然碰见我绝不袖手旁观!再说她三儿子和我弟也是蛮好的同学 。她大儿媳妇回来后我问她:为什么不把婆婆交给我哥嫂暂时照管?她一言不发 。甚至连一句起码的谢谢都没有 。她心里根本没有大人 。有那是从前 。她最向往的是荷包里有很多钱才牛!
财产再多 。却不孝顺大人的人我永远瞧不起!下次我专门写她 。
有时想到无时 。我们一定要为将来作打算 。未来有无数个不确定 。挣钱 。攒钱别急着全花掉!作为孩子一定要孝顺父母!孝敬大人有福!朋友们是这个理吗?
其他观点:
我们林场有个老太太 。年轻时特别风光 。老头跑运输 。四个儿子都精明强干 。可是发生一件事改变了林老太的人生轨迹 。最后只剩一个生病的儿子陪她渡过晚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