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你怎么看?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电影 。我以为它带给我们的回味与思考 。同样荡气回肠:
1. 孤独中的自由
1900本就是孤儿 。孤独而来 。后来养父突然罹难 。他又开始成为孤儿 。他一生的朋友只有钢琴和音乐 。是在一只轮船上独自“旅行”的旅人 。但是 。在这个孤独中他却享有无限的自由 。内心和灵魂的自由 。因为音乐 。他的世界缤纷多彩 。从来不缺少快乐和喧闹 。从来不缺少自由 。他可以自由翱翔 。音乐可以把它带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 。最后在船要炸的时候 。他孤独地死去 。但灵魂却自由地飞向天国 。那儿 。一定有架钢琴在等着他 。让他继续自由地飞翔 。一个内心充盈丰满的人 。没有孤独 。只有自由 。
2.有限中的无限
他永远只在一条有限的船上 。但是因为有了钢琴和音乐 。世界对他来说是如此无限 。他的灵魂永远也无法找到那辽阔的边际 。他用一生也无法穷尽音乐的世界、内心的世界 。船是有限的 。但是音乐是无限的 。追求灵魂的自在和安宁是无限的 。所以 。再小的空间 。对于追求无限、享受无限的人来说 。它永远都是辽阔的 。
3.喧嚣中的宁静
虽然有掌声 。有欢呼 。但是 。他内心却永远是宁静的 。每次弹完规定曲目外 。他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弹奏他自己的曲子 。他享受着世人难以读懂的最纯粹的快乐 。而这纯粹的快乐带给他的是内心的宁静 。他坚决不离开船 。船就是他的归宿 。就是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园囿 。他读懂了世界 。所以他“宁愿一生孤独 。我不愿随波逐流” 。因此 。他拒绝了音乐公司的重金邀请 。也就拒绝了欲望的横流 。拒绝了喧嚣 。即便是遇到了唯一一次爱情 。也因为“城市太大了” 。“没有尽头” 。那里有多少未知的杂质和喧闹 。有多少东西会搅动他他内心的宁静 。所以 。他从悬梯上又回到船上 。即便是船要被炸毁 。肉体将被消灭 。但还是要坚守自己的内心 。
4.短暂中的永恒
1900的一生很短 。但是音乐是永恒的 。纯粹的灵魂是永恒的 。他不随波逐流的孤独 。他对内心真纯与安静的坚守 。拒绝诱惑、喧嚣的执着 。让他短暂的生命成为永恒 。犹如那袅袅琴声的永恒 。
个人之间 。不妥之处请指教 。
其他观点:
谢邀:
《海上钢琴师》你真的看懂了吗?
海上钢琴师这部豆瓣评分9.2的神作 。是无数人心中的挚爱 。
但是 。如果你以为这就只是一位虚构艺术家的人生故事 。那说明你根本就没看明白这部电影 。

《海上钢琴师》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因为 。这部电影的隐喻 。高超到让任何人都会拍案叫绝!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 。建议你先看完电影再来读这篇文章 。因为下文将有大量剧透 。
1900是个谜语
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猜一下“1900”到底是什么?(加粗字为提示)
在一艘横跨大西洋 。连通着欧洲与美国 。满载着移民的豪华蒸汽游轮里 。
一个粗鲁的黑人烧锅炉大叔捡到了一个来路不明的白人弃婴 。并为他起名叫做1900 。因为他被捡到的那天正是20世纪第一年的第一天 。
《海上钢琴师》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孩子与无数工人一同生活在巨轮的最底层 。直到有一天 。1900第一次来到旅客舱 。透过毛玻璃看到了钢琴 。这是他这一辈子第一次看到钢琴 。
玻璃上天使的双手正好抚摸着1900被音乐深深吸引的大眼睛 。彷佛预示着这个孩子将会受到艺术天使的眷顾 。
《海上钢琴师》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注意 。此时让1900沉醉的音乐 。正是被人誉为“拉格泰姆之王”的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所创作的名曲《Peacherine Rag》 。
《海上钢琴师》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斯科特·乔普林(1868~1917)
可能有人不清楚 。什么是“拉格泰姆”?
如果说蓝调(Blues)是爵士乐之母 。那么拉格泰姆(ragtime)就是爵士乐之父 。换句话说 。是“拉格泰姆”和“布鲁斯”造就了爵士乐 。
而在那艘船上 。趁着夜幕 。八岁的1900在拉格泰姆音乐的启蒙下 。第一次奏响了钢琴 。从此一位自学成才的天才钢琴家诞生了 。
成年后的他一直留在船上 。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一个钢琴师 。接着他遇见了他一生的挚友 。一位从新奥尔良来的白人小号手康恩 。
《海上钢琴师》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