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冲基金都在用的统计套利策略的原理是什么?是否正能靠统计的手段获利?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今年全球甘蔗和甜菜丰收 。制糖原料成本下降 。糖的出厂价也下降 。下游用糖行业成本下降 。受此消息影响 。可口可乐公司股价上涨 。这个消息应该同时对百事可乐也是利好 。但百事可乐公司的股价还没有上涨 。于是 。统计套利者迅速买入百事可乐股票 。等待百事可乐的股价因为这一利好消息而上涨 。(实际操作更复杂些 。为了对冲其他不利因素带来的股价下跌 。一般会在买入百事可乐股票的同时卖出可口可乐的股票 。这样即使市场整体下跌 。但只要百事可乐的股价下跌得比可口可乐少 。仍然能够获利 。)
类似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例子 。还有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恒大与万科、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等 。
统计套利策略的原理是:找到在短时间内价格变化存在紧密联系的不同证券 。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跟踪比较这些证券的价格 。以发现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的价差 。发现后立即操作 。在价差消失之前买入价格会相对上涨的证券、卖出价格会相对下跌的证券 。当价差消失后 。统计套利者就会获利 。
除了同一行业的股票 。统计套利策略还可以运用到ETF和一篮子股票、期货与现货、期货与期货、期货与期权、期权与期权等一系列领域 。以ETF与一篮子股票为例 。如果ETF的价格高于组成ETF的一篮子股票的价格之和 。那就可以通过卖出ETF、买入一篮子股票来获利 。
统计套利是一种可以长期存在的获利方式 。在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中 。异常价差不会存在 。但现实市场中的异常价差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统计套利策略能够获利 。这与市场的有效性并不矛盾 。因为市场的有效性并不是给定的 。而是通过市场内各个交易者之间通过交易而达成的 。需要先有消除价差的交易存在 。然后价差才会消失 。买入价格会相对上涨的证券、卖出价格会相对下跌的证券就是一种消除价差的交易 。
【国外对冲基金都在用的统计套利策略的原理是什么?是否正能靠统计的手段获利?】统计套利者能够获利是因为比市场其他人反应更快 。统计套利策略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在市场之前发现这些价差 。价差转瞬即逝 。像ETF和一篮子股票之间的价差 。不可能在市场上存在很长时间 。一般不到一秒钟就消失了 。所以速度很重要 。包括发现价差的速度和执行操作的速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