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我是无忧妈咪 。专注育儿知识方面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
目前比较热门的学前逻辑思维书籍 。主要有以下几个:
【小孩5岁,想给孩子买点训练逻辑思维方面的书籍,有推荐吗?】百花思维训练365天
妈妈圈很火的一套 。冲民办的宝贝必刷系列 。适合3-6岁儿童 。全套12本 。从简到难 。学前能刷完就很不错了 。后面几本还是有点难度的 。内容主要包括下面这些:
(1)自然测量:学习比较各种量的方法 。量的相对化和系列化 。巩固数学逻辑概念的基础 。如:学习比轻重、比大小、逆对应等 。
(2)空间认识:能够正确地观察理解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并通过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 。能从自己和别人所在位置观察并表达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学习四方观察、镜面成像、位置关系等 。
(3)数学逻辑:能够通过对集合数的掌握来理解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实物的接触和体验为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如:学习等量代换、应用题等 。
(4)图形:通过拼组和分割图形来了解图形的特点 。通过使用拼板积木来提高图形能力 。如:学习数图形、图形的重叠和回转等 。
(5)语言:能够阅读和书写的前提是具备听和说的能力 。通过对听故事理解故事来培养听力和理解力 。通过看图说话和词汇学习来培养表达能力 。通过练习造句来巩固对基本句子结构的掌握 。
(6)记忆:通过对实物、位置、数字、图形、语言的记忆等练习来学习记忆的方法 。提高记忆能力 。
(7)推理:通过对跷跷板上物体之间关系的推理来判断物体之间关系的推理 。通过找规律的魔法箱来学习和掌握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 。找规律的题目就是推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
(8)理科—社会常识及其他: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学习来掌握一些规则和知识 。同时了解和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 。
(9)制作和动手能力:通过绘画、制作等活动来培养一些基本的技能 。通过使用剪刀、折纸、绳、筷子等训练和培养动手能力 。为将来的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摩比爱数学
《摩比爱数学》是学而思旗下专业儿童教育品牌——摩比思维线下学前儿童数学思维课程的配套教材 。专门针对3-6岁儿童关键期智力发展规律 。以可视化视频教学为基础 。变抽象数学概念为具体可见、触手可摸的游戏与手工 。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儿童数学思维启蒙的阶梯式发展 。
说起学而思 。一个响当当的培训机构 。小学Ao数的摇篮 。目前学前的综合逻辑课也是妈妈们抢破头想进的地方 。进去上课都是要先面试的 。你前脚取消了课程后脚就会有人挤进来 。除了线下课程 。他们出品的很多教材 。也是广受好评 。
这套教材是针对3~6岁的孩子 。根据孩子的天性特点 。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教学成果的检测 。完全是为国内的孩子量身定做 。是众多家长心目中数学“圣经” 。而它不仅仅只是注重计算 。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
学而思的数学 。确实是大名鼎鼎 。对于还需要面对幼升小择校的孩子来说 。这套书应该算是很不错 。
不错在哪里?如果说你正处在给孩子择小学阶段 。而你所心仪的小学又需要幼升小的考试 。那孩子也必定要受过一定的训练 。
而这套《摩比爱数学》应试成分很明显 。非常适合作为辅导孩子为幼升小考试做准备 。但是它却尽最大努力 。将应试披上了童话的梦幻而美丽的外衣 。
《摩比爱数学》系列书籍分为:
萌芽篇、探索篇、飞跃篇3个阶段 。共18册 。
包含数与运算、几何与空间、逻辑与推理三大模块 。适合于3-6岁儿童进行数学思维启蒙培养 。
《何秋光思维训练》123
说到这套书就要先提下它的作者——何秋光:“儿童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的创始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客座专家、教师 。从业近40年 。一直潜心研究“儿童数学思维教育理论体系” 。并于2000年 。在我国著名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始创数学特色课——“儿童数学思维训练”课程 。一直以来 。深受广大家长、小朋友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喜爱 。
何秋光思维训练是专为3—6岁儿童进行系统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思维训练编写的低幼益智类数学产品 。全套书共计6册 。即3—4岁(全一册)、4—5岁(全二册)、5—6岁(全三册) 。以思维过程为主线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依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为儿童提供了数、形、量、时、空等方面的综合练习 。内容丰富、富有童趣、形式多样、易于操作 。突出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方法、能力、习惯 。
推荐阅读
- 笔画最多的字多少画 笔画最多的一个汉字
- 为什么声控吃播能助眠?
- 有什么益智类手游适合儿童的?
- 什么是偏执狂?
- ps1是多少位游戏机,ps4pro能玩什么游戏
- 不想让孩子被繁重的课业所累,想让他在10岁前痛痛快快想玩就玩,但家人认为这样会让孩子落后,该怎样选择?
- 老公偏执,控制欲强,有时觉得很可怕我该离婚吗?
- 魔道祖师忘羡开车长图,魔道祖师最后只成全了忘羡
- 现在很多孩子都在玩王者荣耀,其实我是支持孩子适当玩玩游戏的,只是这个度要咋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