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成为万元户有多难?


提这个问题的人一定很年轻。六七十年代哪来的万元户。所谓的万元户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名词。当时有些行业允许承包 。允许单干。出现了万元户。当时万元户是凤毛麟角。不能准确算出来当时的万元顶现在的多少钱。但当时的万元户的确是不多见。少之又少。所以叫他万元户

六七十年代成为万元户有多难?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六七十年代成为万元户有多难?】前三十年普通老百姓有可能成为万元户吗???
其他观点:
六七十年代都是集体劳动 。想成为万元户不是有多难的问题 。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就是做梦 。也不可能梦到挣一万元 。最能吹牛最能侃大山的 。可劲吹也不敢吹到他家能挣一万元 。因为没人信 。农民 。当时叫社员 。都被束缚在集体框架内 。一天的收入超过一元钱的极少 。绝大多数都只能挣几毛钱 。辛辛苦苦干一年 。连自家的口粮款都挣不出来 。劳动力多的 。在账面上虽有俩钱 。但由于三角债 。不够口粮款的户拿不出钱来 。生产队也无法兑现余钱户的钱 。根本拿不到钱 。有的地方还倒贴钱 。工分越多倒贴也越多 。那时倒是挺平等的 。都一样受穷挨饿 。贫富差距确实小 。集体劳动 。集体受穷 。是那时的普遍特点 。
社员的零花钱 。勤快的卖点菜 。上山挖点药材卖 。养头猪 。几只鸡鸭 。但文革中割资本主义尾巴 。大批判 。这些都算搞资本主义 。弄不好把东西没收 。让你上学习班 。两个社员背着自产的干辣椒 。起早坐火车到城里去卖 。路过街里 。被有关人员
六七十年代成为万元户有多难?

文章插图
没收 。一个社员拿着自家鸡产的蛋 。到一水库工地去卖 。被拍卖了 。价格与白给一样 。回到家里大病一场 。我所住的地方是半山区 。当地社员普遍编槐条筐卖 。一副土篮能卖八毛钱 。相当于于一天农活的收入 。但筐梁必须是树条做的 。林场不让 。看到就没收 。卖筐的就得起早挑着走十几里山路到收购站去卖 。如果被林场发现 。就没收白忙活了 。社员过的日子苦不堪言 。缺衣少食 。一年得有一到两个月缺口粮 。靠地瓜土豆度命 。温饱不能解决 。那时搞得最好的生产队 。顶多一年能拿到手一二百元 。可以说千元户全国也没有几个 。万元户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
现在包产到户 。解放了农民的手脚 。勤快人家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收入 。承包山片开果园 。开商店 。饭店 。开踩石场 。搞养殖 。搞运输……按可比价值计算 。万元户已经是贫困户了 。现在的大大小小老板的老板 。有一半以上是出自农民 。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 。既使是困难户也比六十年代的社员生活水平强一百套 。现在有人报怨今不如昔 。叫苦连天 。真是不知好歹 。但凡有良知的人绝不能这么胡说 。
(自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