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解读》这本书如何?可以做个评介吗?( 二 )


正文每篇皆由三部分 。即“经文”、“注释”、 “解读”组成 。
“经文”以阮刻本为底本 。加以现代标点 。每篇分若干节 。标以阿拉伯数字序号 。以便读者阅读 。
“注释”对每节经文中部分字、词进行注释 。尤侧重于名物、礼仪制度的注释 。一些生僻字 。则加以现代汉语拼音 。对阮刻本讹、脱、衍、倒、错乱之处 。予以订正、说明 。
“解读”置于每篇之后 。主要内容是解释每篇篇名的含义和由来 。探讨各篇的作者及成篇时代 。叙述各篇的内容、结构及思想学术价值 。
主要参考文献部分 。丁鼎先生胪列了撰作本书 。及可供阅读者参考的古代及近、现代学 者的《礼记》诠释著作 。以便读者查阅 。
二、《礼记解读》之学术价值
通观全书 。《礼记解读》可谓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佳作 。
首先 。《礼记解读》的学术价值 。体现在该书对选取的《礼记》各篇经文的校勘、订误 。
经学、史学研究 。贵在求真、求实 。不过 。经学、史学研究 。与理工科及若干人文社会 学科 。如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不同的是 。经学、史学研究 。无法通过实验、实地调查等方式 。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或数据 。这一特点 。决定了经学、史学研究 。必须依靠古人撰作并流传至今的文献 。若文献记载有误 。而不加辨别 。盲目信从 。就有可能以讹传讹 。无 法达到求真、求实的目的 。因此 。经学、史学研究的首要工作 。是对有关文献加以考辨 。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
古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 。大多会因口耳相传、辗转抄印、后世学者为证成己说而不惜窜 改、不良书商为牟利而肆意增删、抄手书工因素质低下、责任心弱、疏忽大意等原因 。而不可避免或多或少的存在诸如讹、脱、衍、倒、错乱等讹误 。这就需要研究者使用他校法、本校法等校勘方法 。对古籍进行严谨、审慎的考订 。
以往儒者在面临因讹、脱、衍、倒、错乱等因素 。导致古籍语句文意不通问题时 。或拘于圣人之作不可妄改的观念 。牵强曲说 。或仅凭孤证 。或逞私臆 。径自改动 。上述做法 。或 以讹传讹 。导致经书谬误之处 。未得更正 。或出现古籍不误而改误的现象 。
为避免上述现象 。丁鼎先生采取了严谨、审慎的态度和方式 。校勘《礼记》时 。出于审慎起见 。对他本与阮刻本存在歧异之处 。对以往学者已指出的经文存在讹、脱、衍、倒、错 乱之处 。若缺乏准确、坚实的旁证 。不径直改动阮刻本原文 。而是保留其原貌 。在注释中 。对需要改动之处 。对以往学者的考证观点 。予以说明、胪列 。若有确凿证据表明 。阮刻本确 实存在讹、脱、衍、倒、错乱 。则径予改正 。并在注释中 。说明改动的内容及原因 。
就校勘方法而言 。本校法、他校法在本书中皆有使用 。相比较而言 。他校法使用更为普遍 。据不完全统计 。丁鼎先生援引校勘文献 。大致有《周易》、《诗经》、《尚书》、《论语》、《周礼》、《仪礼》、《左传》、《大戴礼记》、《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史记》、《汉书》等 十余部 。对上述文献记载与《礼记》经文互见之处 。丁鼎先生采取如下处理方式:
(一)若《礼记》经文引自其他文献 。则在注释中注明引文出处 。并将二者进行比较、 说明 。
(二)若《礼记》与其他文献记载虽大体相同 。但也有歧异之处 。则保存《礼记》经文 原貌 。在注释中 。胪列其他文献有关记载 。并陈述校勘者的考订意见 。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 。丁鼎先生还尽可能的采用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有关资料 。对《礼记》经文进行校订 。众所周知 。传世文献在长期流传、辗转抄印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讹、 脱、衍、倒、错乱、窜改等讹误 。相对来说 。埋藏于地下的同一或相关文献 。因自埋藏之日起 。基本不再有改动 。一般尚能保存或接近文献原貌 。它对修订传世文献中的讹误 。恢复文 献原貌 。可谓居功厥伟 。
自二十世纪初 。王国维先生首倡“二重证据法” 。即以出土文献校订传世文献后 。这一理论历经实践检验 。而日显其真理性 。迄今 。这一理论、方法 。已为学人普遍认可、采用 。值得庆幸的是 。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乡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中 。在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楚 简中 。均有传世本《礼记》中的《缁衣》及其它若干章节的内容 。这就为我们认识战国时期《缁衣》的原貌 。对传世本《礼记》若干篇章进行校勘 。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数据 。丁鼎先生自然没有对这批珍贵的考古资料视而不见、弃如敝履 。而是广泛地采用郭店简本、上博简本 的有关内容 。对《礼记》有关篇章 。进行校勘、考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