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一、“分封制”惯性让“大一统”思想短时间难以深入人心
周武王伐纣后 。实行了分封制 。分封其实是分权的一种行为 。诸侯国虽然那时都不大 。但在自己的封国内 。享受高度自治权利 。所以国民对诸侯国的认同感强于对周王室的认同感 。
西周初期 。甚至中前期 。周王室还能得到大部分诸侯及民众的认可 。但从西周中后期开始 。随着诸侯不朝 。国人对周王朝的观念很淡漠 。
到了东周以后 。这种淡漠越来越严重 。甚至把周王室等同于诸侯国 。
按理说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所有隶属于周王室的各诸侯国人 。都应该叫周人 。但在春秋战国的历史演变中 。周人逐渐由全国人民的泛称演变为周王畿的人称 。以使其身份与齐人、秦人、楚人等各诸侯国人相区分 。
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大分裂持续了500年左右时间 。这500多年里 。虽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也没停止 。民众的“国籍”也在不停地变化 。但从战国开始 。战国七雄的格局维持了250年左右 。
250年也好、500年也好、800年也好 。各诸侯国除了秦国以外 。上自贵族、下到平民 。都习惯了分封制及其相应的管理 。对大一统的认同感并不强烈 。甚至排斥 。韩、赵、魏、燕、齐、楚六国民众骨子认为自己是韩人、赵人、魏人、齐人、燕人、楚人 。就是不认为自己是秦人 。对自己“新秦人”的身份不认同 。还严重抵触 。对秦国的管理体制也不习惯 。对秦国的法律还不是太熟悉 。一不小心犯法即遭严苛对待 。逆反心理严重!大多数人都期望回到原来的六国生活 。
文章插图
当陈胜、吴广以及后来的项羽、刘邦利用这种惯性奋臂疾呼时 。想复国的六国贵族加上严重不适应秦法的民众形成了强大合力“共振” 。而共振的力量是成几何倍增的 。从思想上、行动上都没有做好准备的大帝国应对不及这股巨大的反秦共振力量 。导致大秦帝国“猝死”!
二、商鞅之法适用于战争时期 。和平时间需要调整
【为什么秦朝在后期短短二十载就完全分崩离析?】后世许多人将秦朝二世而亡归罪于商鞅之法 。这直接导致法家在汉朝以后逐步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在笔者看来 。这实在有失偏颇 。对商鞅不公平 。对法家也不公平 。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中间有一百年时间 。如果法有大问题 。秦国早就该被灭国 。而不是扫六合一统天下 。秦国能统一 。说明商鞅之法没大问题 。
但商鞅之法也有缺陷和不足 。主要是两点:
其一 。商鞅之法是在七雄纷争的分裂状态下出台的 。更适用于乱世图存 。治世应该修正 。
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奖耕战 。即重农与军功爵制 。
重农是生存的基础 。重视与奖励无可厚非 。哪个朝代都重视 。这很正常 。
军功爵制出台时 。对打破贵族垄断、激发民众保家卫国的积极性有很大激励作用 。但那时是七国混战 。六国还很强大 。需要通过战争去解决问题 。军功爵制度适应了这个兼并战争的需要 。所以能发挥巨大激励作用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六国消灭 。原来的六国民众都是大秦王朝的子民 。针对六国的战争基本也跟着消失 。军功爵激励士兵去杀谁?
文章插图
适应了砍人头回来封爵赏地的大秦军人 。一下子无功可立 。自然会陷入迷茫之中 。这种迷茫状态持续十几年 。军事素质与状态就会下降 。这也是大秦锐士在后来的秦末农民起义中无所作为的原因之一吧 。
其二 。轻罪重刑只适合乱世、不适合治世 。
商鞅变法的另一让人垢病的地方就是“连坐法”而引发的轻罪重刑政策 。这个政策刚推行时 。秦人也不适应 。经过十几年以后才逐步适应 。
统一天下后 。七国合成一国 。但适应连坐的只有老秦人 。六国民众也不适应 。
秦人不适应 。发生违法行为 。秦国的暴力机关可以解决 。
但六国民众不适应 。违法行为增加了六倍甚至更多 。还是靠原来的暴力机构去执行 。力量明显不足 。加上轻罪重刑引发的众怒太大 。就像突然暴发的山洪一样 。堵不住又没有有效措施疏导 。结果只能把自己淹死 。
如果秦始皇统一后 。能适当地对商鞅之法进行修订 。去掉轻罪重刑 。调整军功爵制 。加大耕织奖励 。把法律中的战时思维条款调整为和平思维条款 。也不至那么快崩盘 。
推荐阅读
- 我国实行《一妻多夫制》你支持吗?
- 走a怪在哪直播 走a怪戴志春个人资料
- 为什么很多人英雄一世,年老时却昏招层出?
- 假如实行一妻多夫制,你作为男人愿意排第几位?
- 二月你好励志说说句子2023 再见一月你好二月微信励志说说大全
- 赵高和蒙恬兄弟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定要置之死地?
- 中国男女比例“狼多肉少”,专家建议实行一妻多夫制,这样真的好么?
- 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是什么意思 看透了人心社会的现实的句子
- 秦始皇巡游命丧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