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你喜欢哪首?


历史会如何记下我?——这是每一个欲青史留名的青年所关心的问题——哪怕只是片言之语 。
熙宁变法失败以后 。王安石写下了这首《读史》 。这是对历史有感而作 。更是对当下处境的心迹表达 。原文如下:

王安石的诗,你喜欢哪首?

文章插图
自古功名亦苦辛 。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 。末俗纷纭更乱真 。
糟粕所传非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 。
区区岂尽高贤意 。独守千秋纸上尘 。
因为王安石作诗原本不追求华丽与意境 。只以说理见长 。所以我也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
鉴于这首诗是在作者满怀痛苦忧愤的情况下所写 。所以我想尝试着用一种心理独白 。也就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这种方式来展开这首诗 。当然 。也未免啰嗦:
自古功名便得来不易 。我欲推行新法是多么的艰难险阻 。而我这一生的行迹到头来又会交给谁呢?
这想来是极其荒谬的事情 。我王安石会不会交到一个对我完全不熟悉的人手中?他又凭什么来记载我?他真的知道我所想?
变法当时已是说不清楚 。污水、拍砖遍地 。我与皇上若即若离、与太后水火不容 。与苏东坡、司马光等同僚又是隔阂颇深 。
那么更不消说 。对更遥远的后世人来说 。那恶语便更是只增不减了 。我死了之后 。我的初衷、本意是否也会如实记录下来?还是说只是那么不光彩的一页?可是我能说什么呢?我也无能为力 。
王安石的诗,你喜欢哪首?

文章插图
那低俗糟粕即使流传也终究不会是精华 。而绘画最难的 。即是画出人的气质和精神 。
纸上那么一点点记录怎么能够写尽先贤们的品格学问呢?而那些俗儒们 。又只会守着史书的千秋糟粕来当宝贝 。
此时的王安石 。不只是替古人感慨 。也是为自己担忧 。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 。后世强加于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 。
王安石的诗,你喜欢哪首?

文章插图
为什么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的评价?
这世上有些事如赈灾、修河堤 。那是毫不错的 。但是有些事 。如涉及到改革、为政 。夺权等 。往往总是评价分化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弟 。也不损他千古明君的称号 。
前辈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篇:
周公恐惧流言日 。
王莽谦恭下士时 。
假使当年身便死 。
一生真伪有谁知?
王安石的诗,你喜欢哪首?

文章插图
而武则天 。只留下一块无字碑 。一生功过就留于后人评判罢了 。
其他观点:
我最喜欢的是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 。
它出自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全诗如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政治人物或是社会上层人物的作品 。一般都有微言大义 。他们的作品不管是诗作、还是政论文章、还是什么寓言小品 。一般都有深刻社会背景 。能反映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与其当时政治任务、现实迫切需求相关联 。那么这句诗特殊之处在于 。我们不需要知道其的特殊背景 。你都能感到“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豁然开朗的感觉 。
用“身在最高层”做结束 。很能拔高诗境 。读来颇令人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作者点睛之笔 。绝妙情语 。成为了千古名句 。
若就情境说 。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 。所以不畏浮云遮目” 。但作者却倒过来 。先说果 。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 。说明诗眼的转换 。这虽是作诗的常法 。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巧 。
【王安石的诗,你喜欢哪首?】“登临诗”成为一种常见题材 。自成流派 。这首诗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过多的描写眼前景物 。只写了塔高 。自然引出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 。进而得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大政治家、变革家表达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也表达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
该诗就哲理意义而言 。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 。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
反之 。如果没有思想高度、看不清事物全貌会怎么样呢?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句 。苏轼从反方立论 。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一反一正 。浑然天成 。互为表里 。情理相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