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


颠倒后就不押韵了 。诗歌是必须要讲究韵律的 。

《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

文章插图
《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
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我们先从句式上看 。表面上是一问三答 。其实是作者三问 。童子三答 。只是省略了问话的内容 。仔细推敲 。不难发现三问的内容:你师傅哪里去了?我师傅采药去了 。到哪里采药的?就在这大山里 。你能说出具体的地点吗?不能 。这深山 。云雾缭绕 。看不清 。不能确定具体地点 。再从作者的心理变化上看 。第一答就得知隐者不在 。心理上必然有失落感 。但作者还想知道有没有见到的可能 。所以就问到哪里采药的?童子回答说就在这大山里 。这时 。作者的希望还没有破灭 。因为采药的具体地点 。有远有近 。若在近地方 。就有可能见到 。于是就问能不能说出具体地点?当童子无法说出具体地点的时候 。作者感到最后的一线希望也只能打问号了 。见不到的可能性太大了 。这才不再问下去 。由此可见 。若后两句颠倒 。就不符合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问和答就不符合实际了 。
若再从平仄的角度考虑 。上联仄收尾 。下联也是仄收尾 。若下联上下句颠倒 。就变成平收尾了 。从上下联平仄的使用角度来看 。就有点不妥了 。
《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

文章插图
《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

文章插图
《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诗要怎么改?
【《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这首诗可以颠倒 。也不可颠倒 。这里其实是诗要怎么改的问题 。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先说不可颠倒
1.落韵
简单的挪移 。就不押韵了 。去、处在《平水韵》去声【六御】 。中 。不押韵 。
知识点:去、处两个字在平水韵去声【六御】和上声【六语】里都有 。意思不一样。大家不要搞错了 。
2.节奏
绝句虽小 。亦有起承转合 。扬抑顿挫 。
松下问童子 。一喜一扬 。
言师采药去 。一忧一抑 。
只在此山中 。又喜又扬 。
云深不知处 。再忧再抑 。
节奏是扬、抑、扬、抑 。改动以后会破坏节奏 。
3.结构 这首诗一句问 。三句答 。
童子的回答清新自然 。逻辑清楚 。打乱以后还能表达明白吗?
4.名人名作 。自取其辱 。
《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为什么不能颠倒?

文章插图
再说可颠倒
1.关于改诗
作品一般都是修改的而成 。贾岛更有‘’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之感慨 。
有时为了一个字整句话、甚至整首诗都要变动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改这首诗不为逞能 。更不想自取其辱 。只是和诗友探讨一下 。必须用‘’处‘’这个字作韵、还是保留基本原义的情况下 。怎么改诗 。改后会是什么结果 。
2.怎么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原节奏是扬、抑、扬、抑比如改为:扬、抑、抑、扬 。扬、抑之后第三句再下一层 。继续抑 。然后第四句扬起 。如有余味最佳 。当然还有其他变化 。
一问三答 。可以打破看看效果 。
3.哪个结果好一些
(1)一问二答三看四想(含问意)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举目白云深 。仙踪竟何处?
扬抑抑抑
(2)一问二三答四动作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今日白云深 。遥指翠微处 。
扬抑抑扬
(3)一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今日白云深 。应在峰高处 。
扬抑抑扬
(4)一问二答 三动作四答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遥指白云深 。人在白云处 。
扬抑抑扬
(5)一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莫怪白云深 。人在云深处 。
扬抑抑扬
(6)一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
只是白云深 。无人知何处 。
扬抑抑抑
…………
不写了 。这些可以说明问题了 。可以看出 。虽然诗料一样 。但是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