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放风筝的节日 放日式风筝祈求幸运


日本放风筝的节日 放日式风筝祈求幸运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1、放日式风筝祈求幸运 日本滨松风筝节
2、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柬埔寨风筝节
3、?日式油炸小吃:日本天妇罗的做法大全
4、西方节日趣谈之比利时风筝节
5、猜你喜欢:
1、放日式风筝祈求幸运 日本滨松风筝节风筝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相传发明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至海外 。一般认为,风筝是在我国唐朝时期通过遣唐使流传到日本的 , 一开始作为工作中传递讯息的工具 , 直至江户时代流传到民间并流行开来 。今天的日本节日要介绍的就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滨松风筝节 。
在日本,放风筝是一种传统活动 , 人们通过放风筝,祝愿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 。一般认为,风筝于中国唐代时由遣唐使带回日本,也有说法认为,风筝最初于公元14世纪左右从中国传到日本 。
到了江户时代,即公元17—18世纪时,日本各地兴起了放大风筝的风潮,很多风筝掉落在屋顶上酿成事故,为此,江户幕府于1655年颁布了“禁止放风筝令”,不过为了不剥夺百姓放风筝的快乐 , 幕府后来允许百姓在过年的时候放风筝,于是放风筝就成了孩子们过新年时的一大乐趣 。
每年5月3日、4日和5日,静冈县滨松市举办的“滨松节”都会上演“放风筝比赛”,比赛在可望见远州滩的日本三大沙丘之一的“中田岛沙丘”进行,人们相互拉扯风筝,通过摩擦风筝线展开强弱之争 , 看看谁的风筝最坚固 。5毫米粗麻线制的风筝绳纠缠在一起,利用摩擦割断对手绳线的畅快淋漓感,是比赛的魅力所在 。
相传这个“滨松风筝节”的比赛起源于16世纪,人们放飞大风筝,是为了祝贺滨松城的城主喜得贵子,久而久之成为习俗,至今在滨松当地依然保留着男孩儿出生时放飞“第一支风筝”的传统 。
到了夜晚 , 在滨松市中心区还可以看到100多台美丽的“御殿花车”,那是载有三味线和笛子乐队、饰有精美雕花的花车游行队伍 。最初,花车游行是为了迎接放风筝归来的年轻人而举行的 。而除了这些“滨松祭”的固定节目外,在滨松站前的多功能设施——“actcity”等处,还有更多的有趣的娱乐项目等着人们 。
此外,每年的5月5日是日本民俗祝福男孩儿茁壮成长的日子,家有男孩儿的人家有悬挂“鲤鱼旗”的习惯 。因为据说鲤鱼能跳过瀑布 , 如果男孩子也如此强?。?那么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 。滨松市的人家特别重视这个节日,在这一天各家屋前都要立起10米高的圆木 , 专门悬挂“鲤鱼旗” 。
而除了滨松市之外 , 日本其他地区也会在5月初举办放风筝活动 。例如每年的5月4日和5日,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天空中就会飞起约210平方米的大风筝,这是一项叫做“相模大风筝节”的传统活动,这一活动亦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最早是从1830年开始举办的 。而在埼玉县的春日部市,在每年的5月3日、4日和5日举办“放大风筝节”时,更会放飞约165平方米的大风筝,实在壮观 。
2、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柬埔寨风筝节风筝最早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岁月的流逝之中 , 风筝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扎下了根 。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 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柬埔寨风筝节 。
制作风筝和放风筝活动在柬埔寨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扶南时期,风筝就随着中柬两国的商贸活动传人了柬埔寨,风筝在柬埔寨语里也包含“鹰”的意思,这与中国古代称风筝为“纸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聪明伶俐的高棉人将中国的风筝改造为更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柬埔寨风筝,从那时起,放风筝成为了柬埔寨人的传统 。
柬埔寨风筝节的形成与农业生产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公元前400年,高棉人的祖先就制造出了竹哨风筝,并在收割季节的放风筝仪式上升放 。古代高棉人存在的祖先信仰,使他们形成在雨季到来前祭拜祖先神的传统,祈求风调雨顺,以便粮食获得好收成 。
而在收割季节结束后,人们就举行放风筝仪式,来表示对祖先神的感恩,感谢祖先神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成 。那时期的风筝 , 支架由竹子制成,风筝表面布满树叶,像席子一样编成 。
在扶南时期,柬埔寨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因此风筝常常被视作女王或者母亲,而普农风筝也被人们称为“母子”风筝,“母”即代表女王,“子”则代表臣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