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人在做 。天在看!
警示了很多人!
其他观点:
花式说暗语
其实吐槽机觉得暗语这玩意儿挺有意思 。用的好了不止能给生活增添情趣 。特定时候还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乃至一个组织的安全 。当年顾顺章被捕 。钱壮飞烈士就用一句“天亮已走 。母病危 。速转院”的暗语挽救了包括周总理在内的一大批开国元勋们 。可以算暗语使用的巅峰操作 。
但是用得不好了通常就比较坑爹 。相传唐高宗时期大将李勣征讨高句丽 。赶上倒霉 。援军的船坏了 。援军首领郭正封写信向主将汇报此事 。又怕被敌军拦截 。于是就离合诗的形式以暗语执笔 。结果李大将军竟然和评书里的徐茂公完全不同 。不通诗文的大将军以为老郭在调戏自己 。差点把丫砍了 。
作为一个资深直男 。吐槽机有必要提醒各位女士 。有话最好直说 。没事别玩儿暗语 。否则只可能气坏自己 。那头猪往往还在奇怪你为毛突然发飙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问就死给你看 。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文章插图
暗语大佬曹孟德
其实华夏有些古人挺像恋爱中的姑娘 。有点啥事都不愿意直说 。玩暗语都是轻的 。更拧巴的哥们通常是搞意会的 。比如嘉靖皇帝 。这货发出来的文件智商没个250基本不知道说啥 。也是为难严嵩和徐阶这票人了 。
另外曹操也比较喜欢玩暗语 。在演义里是把这套业务整得花样翻新 。嫌门开大了就在门板上写个“活”字(门里有活为阔) 。有那时间直接让瓦匠从砌一个就完了呗!嫌弃人家荀彧还不直说 。送个空食盒告诉人家混不上饭了 。间接逼人自杀 。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完全怪老曹 。人家除了是一方大佬还兼职当文人 。尤其还是没点神经病干不了的诗人 。直抒胸臆显得自己没文化啊!当然 。以上这些锅可能得罗贯中去背 。但下面我要讲的故事则确实是曹操干的 。因为它出自《魏武帝集》 。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文章插图
鸡舌香的暗示
在《魏武帝集》中收录一封仅11个字的书信 。通常认为这封信是写给诸葛亮的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写给另一个字孔明的家伙——胡昭 。从字面上看曹老板只是给这个人带了点礼物 。“今奉鸡舌香五斤 。以表微意” 。
鸡舌香这玩意就是母丁香的果实 。可以入药 。但古代人通常含着它清新口气 。你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口香糖 。那么曹老板闲着没事给诸葛亮或者胡昭送五斤口香糖干啥?没有史料证明他们之间关系好到有礼物往来啊?甚至多数时间诸葛亮和曹操应该是敌对方 。不至于关心日常生活吧?
其实这事儿的答案在《汉官仪》中 。“尚书郎含鸡舌香 。伏其下奏事” 。当时尚书跟皇帝奏对通常离得比较近 。所以会含着鸡舌香以免熏到皇帝 。那么曹老板这11个字的暗语已经很明显了 。来我这吧 。给你个尚书当当......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文章插图
坦率说曹老板这个暗语兼顾了隐晦性和趣味性 。实属暗语中难得的佳品 。奈何最终完全没产生任何效果 。诸葛亮既然在蜀汉如鱼得水 。胡昭则一直隐居陆浑山 。至死也没有出仕 。扯淡完毕 。
其他观点:
不知道题主说所的暗语是指什么 。但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一句产生过强大后果的话——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现在外国采访人员直接翻译为(准备棺材吧你)也可以说是一种暗语吧?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文章插图
截止目前 这句黑话一共出现了数次次 。次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最近的一次大家也都知道了
第一次出现在抗美援朝时期 。美国不顾我国的警告越过38线 。抗美援朝爆发 。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文章插图
第二次 。1962年印度频频在边境制造摩擦 。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我们赢得了这场反击战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文章插图
第三次 。中苏交恶时期珍宝岛发生冲突 。新华社发表了《我外交部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在文章的结尾处再次出现——勿谓言之不预也 。
中国历史上比较隐晦的暗语有哪些?最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文章插图
第四次 。对印自卫反击战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文章的结尾用上了同样的话 。勿谓言之不预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