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一诗?


提到欣赏古诗词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 。第一 。了解诗人与创作背景 。第二 。读懂题目和关键诗句 。第三 。总结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就会从这三点出发 。来欣赏常建写的这首《宿王昌龄隐居》 。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一诗?

文章插图
诗人简介及创作背景
常建是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 。但仕途不顺 。一生沉沦失意 。长期过着漫游生活 。交游无显贵 。后隐居鄂渚 。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 。在诗中 。常建往往流露出淡泊的襟怀 。尤其“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一句 。广为流传!
常建与王昌龄同科进士及第 。是宦友 。也是好友 。彼此之间有文字相酬 。后来两人的仕途都不尽人意 。而归宿却大不相同 。常建仕途不顺 。只做过盱眙县尉 。此后便辞官归隐于西山 。而王昌龄虽然也仕途坎坷 。却始终没有退隐之意 。此诗正是常建辞官归隐 。途经王昌龄出仕前所隐居的石门山 。诗人夜宿于此 。不禁触景生情 。遂作此诗 。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一诗?

文章插图
读懂题目和关键诗句
这首诗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 。是典型的山水隐匿诗 。即使到了今天 。依然是山水隐匿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宿王昌龄隐居》标题直接点明了 。诗人夜宿在王昌龄曾隐居的地方 。看了题目 。再想起常建正是辞官归隐时路过此地 。又夜宿于王昌龄曾隐居的地方 。这时的诗人 。必然有所见 。有所感 。有所想 。有所表达 。遂作此诗 。
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
首联“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写明王昌龄以前隐居的地方是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 。一眼望去只有一片孤云 。而常建笔下的这片孤云 。也意味深长 。南北朝时期 。“齐梁隐士”陶弘景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齐高帝几次请他出仕 。都被他拒绝了 。他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这里表达了唯有品格高洁之人才能领略“白云”的奇韵妙趣 。因此“山中白云”便成了隐居者们高洁品质的象征 。但陶弘景是著名的“山中宰相”阔隐士 。所以“岭上多白云” 。而王昌龄以前却是个穷隐士 。所以“隐处唯孤云” 。更可见其清高 。而且诗人只见孤云 。不见王昌龄 。更觉其孤 。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一诗?

文章插图
中间两联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 。所见所闻所感 。孤零零的“茅亭”, 亭前有松 。屋外种花 。屋院莳药 。足见王昌龄独居而情不孤的生活情趣 。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 。诗人也流露出惋惜和期待的味道 。
尾联“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写的是常建的归隐之志以及对王昌龄的劝勉 。\"鸾\" 和“鹤”都是仙禽神鸟 。传说仙人们都是乘鸾骑鹤而行的 。与鸾鹤合群 。与仙灵为伴 。常建表达了自己终身归隐的决心 。但此时王昌龄已步入仕途 。常建却借着赞扬王昌龄归隐之处 。说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归隐 。这是对王昌龄一种善意的讽劝 。也是本诗主题所在 。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心志 。并劝王昌龄归隐 。
总结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建在这首诗里借着王昌龄以前的隐居之所 。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及其隐居时的生活情趣 。表达了诗人自己此次归隐的决心 。同时也好心规劝王昌龄回来归隐吧!常建借景物表达真情实感 。使隐居处的这些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 。期盼王昌龄的归来 。
其他观点:
《宿王昌龄隐居》是唐代诗人常建在退出仕途归隐之时 。途径路过了昔日好友王昌龄旧时隐居之处 。此时的王昌龄已登仕途离开了此地 。常建途径此处便夜宿于此 。作为客人 。他有感于王昌龄曾经的隐居和当时的出仕 。写下了这首诗 。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一诗?

文章插图
首联写王昌龄的隐居所在 。王昌龄当时的隐居之地在石门山(今安徽境内) 。在清溪水流入石门山的深处 。在石门山那孤云飘荡之处 。山中清溪清明洁净 。孤云本就有代表隐士所居之意 。清溪深处 。孤云隐处 。不仅表现出了隐居之地是远离尘世喧嚣的深幽清净处 。也表达出了居所主人王昌龄不染俗尘的清高气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