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头条 经视头条( 二 )


以十万块为例,绍兴本地存款三年利息是9000元,上海地区某银行三年利息是10650元,利息相差1650元 。海小姐表示,在去掉存款和取款时的来回高铁和地铁成本,大概400元后,净利息还是可以多出来1250元,顺便还能分别两次上海一日游,一举两得 。
理财求稳妥的中年人
与海小姐这种从月光族到攒钱存款族不同的是,“70”后袁女士从刚刚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有存定期的习惯 。“以往银行三年期定存四、五个点的利率太正常了 , 银行还要送一堆小礼物拉你去存钱 。今时不同往日,谁能想到如今想要买一个四个点利率的三年期定存已经不大可能 。”家住杭州的袁女士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有点无奈地表示 , 与此同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一直在下调且额度十分紧张 。任何需要拼手速“抢”的理财方式,基本上都不再适合自己 。
实际上,袁女士的理财偏好并非一直趋于保守 。在p2p盛行时期,袁女士也曾在朋友的推介下购买了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理财产品 。陆陆续续投进去七八十万,也曾实实在在的拿到高利息,然而谁成想却是倒在行业“爆雷潮”中 。
时至今日,袁女士回忆起来仍非常自责不应该贪图高利息而忽略了风险 。也是由此,她的主要理财方式再度回归到银行定存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一般手里肯定都会有一些盈余 , 如何理财就显得很重要 。市面上的炒股、基金和保险等等我都曾认真考量过 。比如说保险,这类保障型投资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已经买过了,现在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中介都在推储蓄型保险产品,但是这类产品锁定期比较长 , 对于我而言已经不是很合适 。”袁女士表示,而炒股、基金甚至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波动都比较大,盘算下来,最终还是存定期最稳妥 。
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 , 如何寻到满意的存款产品成为袁女士这类储户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因而在空闲时间,袁女士就会和身边的朋友互相分享从各家银行咨询到的银行存款利率 。
袁女士告诉采访人员,跨城存款的方式是单位同事分享的一篇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帖子 。同样一家银行,在杭州本地和上海地区三年期定存和五年期定存利率可以相差到0.4%到0.5% 。
“不过上海的定存产品只针对在上海地区开卡的客户,所以需要本人到柜面办理开卡业务 。而在到期后,可以直接凭存单和密码在家附近的网点取钱,不需要再跑去外地 。正好我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去上海出差 , 五月底出差时趁午休时间就直接办掉了,连来回路费都省掉了 , 并且办理后银行还送了一些礼品 。”袁女士认为 , 只要整体算下来有多赚 , 即使是特意自驾或者是坐高铁去外地存款都可以接受 。
厌恶风险却遭遇存款利率再下调
在海小姐看来 , 经历过疫情三年以裁员失业等事件后,当代年轻人的心态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变化 。很明显的可以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开始热衷于“搞钱—省钱—存钱”,日常的化妆品也从大牌换成了平替,淘宝购物转换成拼多多 。“如果你经常浏览各类社交平台就可以发现,只要是关于如何存钱、攒钱、理财话题的帖子热度都非常高 ,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在帖子里互动 。”海小姐告诉采访人员,自己也将跨城存款的过程写成攻略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分享,一度登上话题热度榜 。
采访人员浏览各类社交平台时发现,与存钱攒钱相关的话题浏览量可以达到近亿次 , 相关的社群成员甚至达到几十万人 。理性消费、投资风险偏于保守,正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标签 。
存钱真的会上瘾吗?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海小姐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的答案 。
“特别是当你看到存款数字一点点地上涨 , 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 。身边的一些同学和亲人,也开始向我讨教攒钱存钱的方法,比如上周周末,我表哥就在我的建议下也做了一回存款特种兵,专门开车去上海存了五年期的定存 。没想到昨天就看到大型银行存款利率再下调的新闻 , 表哥还特意发信息感谢我 。”海小姐略带得意地说 。
6月8日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共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
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 。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 。至此,六大国有银行挂牌利率全部降至2.5%以下,执行利率告别“3时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