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洗雪国耻,为何宋朝一直未成功,汉朝用了七十年,唐朝只用了三年?( 二 )


建国后也是动不动挨揍 。甚至唐太宗李世民龙椅还没坐热 。东突厥二十万大军就杀到长安城外渭水边上 。唐太宗忍痛咬牙砸钱 。才算让的这群强敌满意而归 。
但大唐憋气咬牙了才三年 。就在贞观三年(629)冬天勇敢亮剑 。十万唐军冒雪突击 。把骄横的东突厥汗国一击尽灭 。
昔日耻辱一战洗雪 。大唐“天可汗”的国威傲视东方 。
如此酣畅淋漓的雪耻速度 。着实痛快 。
为什么呢?
是隋朝留下的家底极厚 。
开国时的大唐王朝 。人口经济损失同样惨 。
但扔下这烂摊的短命隋朝 。却也给唐朝留下了一个重要遗产:粮食 。
哪怕隋末天下四处大乱 。隋朝竭尽民力搜刮的粮食 。依然装满了从中原到关中的大小仓库 。
以唐朝名臣马周的说法 。隋朝西京府库的存粮 。一直供唐朝用到贞观年间 。
唐高祖李渊 。也给唐朝留下了另一个重要家当:水利工程 。
唐高祖年间 。唐朝完成了陕西龙门的黄河水引进工程 。山西临汾的高粱堰灌溉工程也快速完成 。
就是这些及时竣工的重大工程 。确保内忧外患的唐王朝 。有了更强的扛风险能力 。开始放心的休养生息 。
还有战马 。
虽然隋末战乱期间 。隋朝苦心培育的战马大多散失 。
但拜隋朝完备的马场建设所赐 。唐太宗依然获得了五千匹优良种马 。其中两千匹更是当时纵横天下的东突厥马 。
这些好马全数被唐太宗放牧在陇右马场 。而隋朝成熟的马匹饲养制度和畜牧科学 。也被唐朝完美继承 。
此后短短数年间 。唐朝战马滚雪球增加 。单陇右马场一地 。四十年间马匹就从五千匹暴增到七十万匹 。
哪怕仅仅三年以后 。即贞观三年唐朝反击东突厥时 。大唐也已经拥有了充足的骑兵力量 。
正是凭着这优厚的底气 。比起开国时一直休养生息 。直到汉文帝中期起才开始军队升级的汉朝来 。唐朝开国时 。却可以放心两手抓 。
一边厉行轻徭薄赋 。全力发展生产 。
另一边军队建设不放松 。
牢记渭水之耻的唐太宗 。不惜重金厉行十二军建制 。甚至亲自带着军士在显德殿训练 。全力打造一支精锐部队 。
如果只看这几条 。唐朝能快速雪耻东突厥 。似乎要归功于运气好 。
其实更重要在于人 。
东突厥 。是一个比匈奴更强大的对手 。
东突厥早在南北朝时期 。他们就以冶炼著称于草原 。甚至有“锻奴”的美誉 。
而且由于控制了丝绸之路 。东突厥人也能够通过贸易 。从中亚地区源源不断得到技术与商品 。
凭此武装起来的东突厥军队 。配备更精良的铁器装备 。以唐太宗的说法 。到了“以甲胄为常服”的地步 。
当初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 。被东突厥人在渭水边一顿敲诈勒索后 。他就咬牙切齿的说出一句名垂青史的豪言:将欲取之 。必固予之 。
除了三年如一日厉兵秣马 。拼命提高唐军装备战力外 。唐朝也在战略布局 。
张公瑾出任代州都督 。
张公瑾在毗邻东突厥的战略要地上 。一边整军备战 。一边紧盯东突厥境内的一举一动 。不停搜罗解析东突厥的军政变化 。
而且隋朝时己对东突厥布局了 。安插了长孙晟这个挑拨离间 。可达突厥上层的大间谍(最后帮唐朝了) 。
强大的情报网使曾经来去如风 。动辄就荼毒一片的东突厥铁骑 。从此在唐太宗眼里 。渐渐没有秘密 。
有了情报网 。洞悉东突厥内情的唐太宗 。也开始了举重若轻的分化瓦解 。
东突厥的二号人物突利可汗 。经过唐王朝一连串成功的“情报战” 。终于从跟唐王朝互通书信往来 。到彻底被唐太宗牢牢拉住 。
就是在唐朝亮剑反击的前夜 。突利可汗就送来表文 。表示愿意归附 。也叫唐太宗轻松一声感叹:“(东突厥)非穷困 。肯如此乎”
更甚
唐朝无孔不入的渗透 。也“伸”到了东突厥治下的各部落里 。多年的暴虐征战 。东突厥各部落怨声载道 。大唐的关怀 。却是恰到好处来到:
东突厥东部的契丹等部落 。很快归附了唐朝 。
东突厥西北部的薛延陀汗国 。也绕过大半个草原来到长安朝见 。变成大唐册封的“真珠毗伽可汗” 。
一统草原的东突厥汗国 。在大决战开始前 。就这么被唐王朝步步为营 。瓦解成一盘散沙 。
于是 。到了贞观三年 。一直负责对突厥情报的张公瑾 。终于为唐太宗发出了振奋的声音 。大唐可出兵了 。
此时:
突厥可汗暴虐失民心 。
突利可汗反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