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 二 )


其他观点:
这是南宋诗人志南的一首绝句 。此诗孤篇成名 。描写早春二月之景 。淡雅而细腻 。是宋诗的代表作品 。
志南是宋代的一名诗僧 。诗僧就是擅于作诗的僧人 。即既是诗人 。又是僧人 。志南生平不详 。名字也不识 。\"志南\"只是他的法号 。在南宋文坛上 。志南并不是什么风云人物 。但这首诗却广为传颂 。也是孤篇留名之作 。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全貌: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
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 。
吹面不寒杨柳风 。
这是宋诗的代表作品 。为何要说宋诗呢?因为宋诗和唐诗是不同的审美路径 。唐代无疑是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几乎把诗歌都说遍了 。因此清代蒋士栓说:\"宋人生唐后 。开辟真难为 。\"
宋人为了不被唐诗掩盖光辉 。或者不因循守旧摹古拟古 。只能另辟蹊径 。开创了以\"平淡美\"为最终审美追求的宋诗风格 。著名的宋诗研究大家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中说:\"唐诗以韵胜 。故浑雅 。而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 。而贵深析透辟 。\"这就较为准确地区分了唐宋诗的不同风格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

文章插图
一、自然本真之乐
首先 。这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诗人把船停靠在岸边 。系在古树树荫下 。然后拄着拐杖走过桥东 。春光正好 。杏花微雨中 。\"我\"在花瓣中漫游 。花瓣沾上衣服 。落了一片片花儿 。仿佛要打湿我的衣裳 。风早已褪去了寒气 。杨柳春风拂面而过 。温和淡然 。一如此诗的春日美景 。令人沉醉 。
古树林、杏花雨、杨柳风 。这都是自然界的景物 。这些事物一组合 。本身就有诗境 。而诗人的路径也是自然而然 。停下小船 。扶着拐杖去到桥东 。沿途赏春日美景 。不知不觉间落了一身杏花雨 。吹了清爽的杨柳风 。平平淡淡的经历 。毫不独特的景象 。却看起来如此的美好 。是因为这本就是春意盎然的自然之美 。
二、炉火纯青的诗艺
其次 。虽景本身就美 。但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写得妙的 。这首诗之所以能以简单平常的景物写出如此的情致 。主要还是归功于诗人诗艺的炉火纯青 。
先来看第二句:\"杖藜扶我过桥东 。\"本应该是\"我\"扶着拐杖 。诗人却写\"杖藜扶我\" 。一方面语序颠倒 。打破常规 。给人新奇之感 。一方面又把藜杖(即杖藜)拟人化 。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态 。使得整个句子生动起来了 。
再看第三四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人写杏花雨似乎沾湿衣服 。用的是\"欲湿\"两字 。写杨柳风吹拂着诗人 。用的是\"不寒\"两字 。
\"湿\"写出了杏花的密 。因此给人\"雨\"的感觉 。这写出了这情景的真实 。并非为了将杏花形容成雨而故意夸张成\"杏花雨\" 。而是这杏花纷纷扬扬落下的情景 。的确就像极了下雨 。这样的场面给了诗人这种下雨的错觉 。这种观感写在诗里 。才显得真切动人 。而\"欲\"则更妙 。点名了杏花雨的实质:看似是雨 。。实则不是雨 。因此不可能真的打湿人的衣裳 。
而\"不寒\"也有类似的妙处 。诗人本可以直接说春风\"温和\" 。而用\"不寒\"这两个字 。除了在格律平仄上的考虑之外 。还是从反面着手 。用不寒冷形容春风 。恰巧写出早春二月刚刚退寒 。而如今温度刚巧温和\"不寒\"的这样一个情况 。可见诗人心思之细 。观察之深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

文章插图
三、平和中庸之美
这还要回到诗的三四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还请读者再次凝聚目光到中间这两个词上——\"欲湿\"和\"不寒\" 。
\"欲湿\"是将湿未湿 。\"不寒\"是不冷不热 。都是刚刚好、恰好、正好 。正巧在那个\"度\"上 。就像这早春二月的天气和诗人此诗的心情一样 。都是平和淡然无欲无求 。而这 。正符合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中正平和 。这和宋诗所追求的平淡美 。也是不谋而合 。因此笔者才说这首诗是宋诗的代表作 。
注意宋诗并不是指宋朝的诗 。而主要是指宋人开辟的这种平淡自然而内含玄机的风格 。因此就算在宋朝之后 。清朝也有宋诗派和唐诗派 。这并不是完全按朝代划分的 。
志南的这首小诗 。虽笔者分析了这么多 。也只是令大家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妙处而已 。其实哪怕根本不注意其中的这些小技巧 。我们仍会觉得这首诗读起来很妙 。这就是长期的诗歌阅读经验给予我们的基本诗歌鉴赏修养 。也归功于这首诗本身的自然气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