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诗写得清新流畅 。又富有哲理 。

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文章插图
这首诗的意思很好懂 。但是诗人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却很值得深思:如果说琴是有声音的 。那为什放在匣子中它不响呢?如果声音从手指发出的 。那为什么不直接听手指呢?
苏轼此诗的意蕴与写法 。可能受到上引佛经与韦诗的启发 。诗人以佛渴形式写出前后 。两句都是一假设一反问 。寓答于问 。说明要奏出悦耳动听的曲调 。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弹奏技巧是不行的 。这就启迪人们:任何事业的成功 。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 。此诗表现出诗人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 。也显示出诗人朴素的辩证思想 。写得天真活泼 。机趣横生 。该诗哲理性很强 。富有禅机 。佛教视有为无 。视生为灭 。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 。音乐的真实即虚无 。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 。要以“谐无声之乐 。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 。
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文章插图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 。单靠指头也不行 。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 。琴不难掌握 。指头人人有 。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 。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 。诗里用了两个提问 。让读者去思考 。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文章插图
它批评了两种片面性:一种是光看到琴的作用 。只讲“琴上有琴声”;一种是只强调指头的作用 。认为“声在指头上” 。人们都清楚 。优美动听的琴声 。是人的指头拨动琴弦产生出来的 。琴和指头二者如果缺其一 。就难以奏出美妙音乐 。
其他观点:
苏东坡的《琴声》并没有多大的更深刻的哲理性 。他只是说了一个许多人知道 。许多人都在做 。但没说出来的常识道理 。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先看下小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
放在匣内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
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文章插图
这首诗写的清新流畅 。而且也有宋代诗文之人特点 。总愿意写点说教道理的诗文 。
这首诗就是说 。琴声先得有琴在 。然后又由去弹琴的人来演奏 。才会有琴声 。否则的话 。就没有琴声可来 。琴声是有了琴 。又有了去弹琴的人 。才会有 。
举个例子 。民间有个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的是没米 。再会做饭的家庭主妇也做不出饭来;但还有一句俗语:“生米做不成熟饭” 。说的是如果你不去做饭 。或者你不会做饭 。那也做不成能吃的饭来 。
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文章插图
苏东坡虽然受佛教的影响在 。但他的一生作为和诗文 。更见儒家风范 。他一生积极参与政事 。建功立业之心常在心中 。他参政多次被贬 。仍心在坚持自己的政见 。就是被贬到地方 。也在做利国利民的实事 。他被贬杭州主持修建了西湖长堤 。有利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他被贬更边远的海南岛 。他在那办了学堂 。教孔孟之道 。
苏轼的《琴诗》难懂吗?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共鸣 。
琴瑟和鸣 。指弦合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