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拼音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晋人伐诸蒲城 。蒲城人欲战 。重耳不可 。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 。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遂奔狄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
狄人伐廧咎如 。获其二女叔隗、季隗 。纳诸公子 。公子取季隗 。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 。生盾 。将适齐 。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 。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 。又如是而嫁 。则就木焉 。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 。
过卫 。卫文公不礼焉 。出于五鹿 。乞食于野人 。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 。欲鞭之 。子犯曰:“天赐也 。”稽首 。受而载之 。
及齐 。齐桓公妻之 。有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 。谋于桑下 。蠺妾在其上 。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 。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 。其闻之者 。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 。”姜曰:“行也 。怀与安 。实败名!”公子不可 。姜与子犯谋 。醉而遣之 。醒 。以戈逐子犯 。
及曹 。曹共公闻其骈胁 。欲观其裸 。浴 。薄而观之 。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 。皆足以相国;若以相 。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 。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 。而诛无礼 。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 。置璧焉 。公子受飧反璧 。
及宋 。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
及郑 。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 。人弗及也 。晋公子有三焉 。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 。晋公子 。姬出也 。而至于今 。一也;离外之患 。而天不靖晋国 。殆将启之 。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 。而从之 。三也 。晋、郑同侪 。其过子弟 。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
及楚 。楚子享之 。曰:“公子若反晋国 。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 。则君有之;羽毛齿革 。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 。君之余也 。其何以报君?”曰:“虽然 。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 。得反晋国 。晋、楚治兵 。遇于中原 。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 。其左执鞭弭 。右属橐鞬 。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 。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 。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 。外内恶之 。吾闻姬姓 。唐叔之后 。其后衰者也 。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 。谁能废之?违天 。必有大咎 。”乃送诸秦 。
秦伯纳女五人 。怀嬴与焉 。奉匜沃盥 。既而挥之 。怒曰:“秦、晋匹也 。何以卑我?”公子惧 。降服而囚 。他日 。公享之 。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 。请使衰从 。”公子赋《河水》 。公赋《六月》 。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 。拜 。稽首 。公降一级而辞焉 。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 。重耳敢不拜!”
二十四年 。春 。王正月 。秦伯纳之 。……及河 。子犯以璧授公子 。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 。臣之罪甚多矣 。臣犹知之 。而况君乎?请由此亡 。”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 。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济河 。围令狐 。入桑泉 。取臼衰 。二月 。甲午 。晋师军于庐柳 。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 。师退 。军于郇 。辛丑 。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壬寅 。公子入于晋师 。丙午 。入于曲沃 。丁未 。朝于武宫 。戊申 。使杀怀公于高梁 。
这段故事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 。重耳是晋献公的公子 。即后来在春秋五霸中功业最为显赫的晋文公 。献公宠妃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便逼死太子申生 。又谗害申生的异父母兄弟重耳、夷吾 。怂恿献公派人到重耳的封地浦城去捉拿重耳 。重耳被迫逃亡 。本文即以生动的文笔 。记叙了重耳在出奔、流亡的苦难经历中 。受到了政治锻炼 。增长了阅历和胆识 。逐步认清了当时复杂的形势 。从而一意兴晋 。最后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的过程 。
《左传》的作者是刻画人物的高手 。很善于捕捉人物的个性特征 。借助于典型的细节描写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塑造形象;并且能成功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其高明的艺术手腕至今仍然可供我们借鉴 。
我们且看他是怎样塑造重耳这个人物的:
开初 。面对骊姬的无端迫害 。重耳虽不像他的哥哥申生那样迂腐地坐以待毙 。但也毫无反抗之意 。只好弃国逃亡 。仓皇奔狄 。这表明他在政治上还非常天真、幼稚 。还很缺乏斗争经验 。重耳的母亲是狄人 。自然狄人对他非常关照 。于是他便娶妻生子 。乐以忘忧 。一住就是十二年 。最后在他舅舅的督促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狄 。临行前他还儿女情长地对他的妻子季隗说:“待我二十五年 。不来而后嫁 。”这样的语言 。实在没有半点大丈夫的气概 。也难以看出他有什么雄心壮志 。在五鹿 。他饿急乞食 。当乡下人请他吃土块时 。他立刻怒火中烧 。毫不考虑自己逃亡的处境 。举鞭就要打人 。这还是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受不得一点委屈的贵族公子的派头 。到了齐国 。因为申生的母亲是齐人 。齐国也希望他能返回晋国掌权 。为齐晋修好做点准备 。所以齐桓公不仅“妻之” 。而且要使他“有马二十乘” 。重耳却根本不想齐国为什么要给他如此优厚的待遇 。也不想复国、报仇大业 。又像在狄时一样 。安于这种甜美舒适的生活而不想离去了 。当姜氏夸他“有四方之志” 。表示支持他走时 。他却矢口否认说:“无之 。”当姜氏语重心长地劝告他说:“走吧 。怀恋妻子 。贪图安乐 。实在是败坏你的功名啊!”他干脆就赖着不走 。当姜氏同他舅舅用计把他灌醉送走后 。他醒来还要“以戈逐子犯” 。这样的笔墨 。实在传神!要知道 。重耳出逃时已四十三岁了 。在狄十二年 。在齐五年 。这时已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了 。却在他的妻子和舅舅面前如此耍赖 。自然让人看了发笑 。而作者正是抓住这些典型的细节、富于个性的言行 。寥寥几笔 。便绘声绘形地给我们勾画出一个懦弱、无赖、苟且偷安的贵族公子形象;同时也反映出重耳这时仍然没有什么政治抱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