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古人重视嫡长子是基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也就是说嫡长子在家族中具有继承权 。继承的主要是权力 。那么为何非得规定是嫡长子继承呢?因为古代贵族阶层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 。更确切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妾众多带来的结果就是子嗣众多 。那么 。在这些儿子中有谁来做继承人就会个大问题 。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文章插图
毕竟 。权力这个东西 。没有谁会不喜欢 。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 。谁也想成为家族的继承人 。而且谁也不肯服谁 。这样的结果就是出现内乱 。一旦出现内乱 。这个家族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倒退 。如果是帝王家的话 。斗争更厉害 。皇帝的诸多儿子甚至皇帝的弟弟们都来抢这个皇位 。这不是乱套了吗?
这这样的背景下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应运而生 。嫡庶有别 。贵贱不同 。将家主正妻的第一个儿子立为继承人就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制度 。这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渡 。并且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 。这无疑对一个家族来说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
那么为什么非得是嫡长子呢?嫡子是家主和正妻所生的儿子 。是家族中身份最尊贵的存在 。因为正妻是明媒正娶的 。而妾只是抬进家中的 。实际上还是妾 。正妻和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仆的关系 。子以母贵 。正妻所生的儿子自然比妾所生的庶子要尊贵 。而在嫡子中选择嫡长子则是为了避免争权 。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文章插图
这种宗法制是在西周建国之后正式确立的 。正是西周人在总结殷人继承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制度 。商朝时期实行的继承制是比较混乱的 。有父死子继 。也有兄终弟及 。王族争权夺势的现象非常多 。所以在商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 。那就是频繁迁都 。这固然和自然环境有关 。但和王族的争权夺势也脱不了干系 。一个新的王登基后 。会非常受掣肘 。为了加强王权选择迁都来稳定自己的势力就是一个必要的手段 。
商朝的灭亡 。其实也和继承制的混乱有关系 。王位待定的继承人太多 。因此很容易形成多股势力 。因此商朝末期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嫡长子继承制 。而到了西周建国后 。周武王就将嫡长子继承制做了明确的规定 。
当时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的妻妾数都是有规定的 。周天子有妻妾大约百人以上 。而诸侯是一妻八妾 。卿大夫一妻二妾 。士为一妻一妾 。之所有妻妾众多 。为的就是保证有子嗣来做继承人 。而且有妻有妾也算是贵族的标配 。当然妻妾一多 。子嗣就可能会多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就成了最好的继承办法 。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文章插图
以周室为例来说明 。嫡长子是未来的周天子 。是为大宗 。而庶子和其他的嫡子就被封为诸侯 。是为小宗 。小宗紧紧的团结在大宗周围 。而诸侯的嫡长子是下一任诸侯 。其他儿子就是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是下一任卿大夫 。而其他儿子是士 。就这样一层层分封下来 。建立起来一个由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卑有序的制度 。
这种制度在古代延续了三千年多年 。虽然清朝皇室实行秘密立储制 。但在皇室之外 。还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一旦这种制度崩溃 。动乱必然来临 。因此历朝历代对嫡长子继承制都是万分维护的 。
《唐律疏议》中对立嫡有律法规定:如果嫡长子死亡或者有罪疾 。继承人就是嫡长孙;如果没有嫡长孙 。继承人就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次子 。继承人就是庶长子;如果没有庶长子 。就立嫡次孙;如果没有嫡次孙 。就立庶长孙等等 。如果违反这种规定 。判刑一年 。如果正妻年过五十还没有生子 。或者所生之子已经夭折 。那么庶长子就可以被立为继承人 。
其他观点:
古人重视嫡长子 。这一制度源远流长 。西周时中国确立了宗法制度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嫡长子继承制 。指的是贵族 。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大夫、士 。主要的家业都由嫡长子继承 。嫡长子吃肉 。其余的儿子只能喝汤 。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文章插图
西周为什么要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这一制度为何如此重要 。以至于延续了几千年?甚至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时 。盟约中还专门写了一条:“无易树子” 。也就是说不要更换太子 。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