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中,如何缘景明情?】首先谢谢的邀请 。我对这个问题确实很感兴趣 。
由于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 。我们对于古诗读的多 。但是品的少 。所以我开头不得不说些题外话 。
说到鉴赏古诗 。我认为用赏析比较好 。鉴有鉴别之意 。一首诗层次的高低 。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把握的 。对于古诗的深刻内涵 。我们要遵从赏、析、鉴的规律 。如果一开始就鉴 。通常会适得其反 。
古人写诗有三大境界 。一层单独写景 。表达自己的情趣、爱好 。比如喜欢山水、花鸟 。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描述 。二层由景抒情 。表达某种感情 。比如家国情、儿女情、离别情 。通过景物的色调、形态、位置衬托想要抒发的感情 。三层由景来探讨人生哲理 。比如理想、得失、认知 。通过景物阐述一种“理” 。这是写诗的最高境界 。
同样我们读诗也分三大境界 。一层品情趣 。二层品情怀 。三层悟哲理 。
如何缘景明情 。我认为除了对古诗的意境有高超的把握之外 。同时要注重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喜好 。我们都知道 。诗不能独立于外在事物而单独存在 。否则写出的诗内容空洞、无趣、浅薄 。纵使外表华丽 。但也是靡靡之音 。
首先我们看第一层的诗歌 。比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等等 。这些都是运用了对于景色的白描手法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对于这些诗歌的意境感受 。我们不能强加个人主观色彩 。这样会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
其次我们看第二层的诗歌 。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单独将这句拿出来 。也是白描的手法 。但是我们看后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立刻就是明白这是首送别诗 。送别通常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 。但是为什么前面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朝”“青”“新”的描写呢?因为这是作者一种迂回的表现 。他不想在离别之际 。让好友或自己感到过分的悲伤 。给人一种劝说、安慰的感觉 。
最后我们看第三层的诗歌 。比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见人?”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 。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作者在这里写江月 。好像又不是在写江月 。而是对于时间的一种认知 。事物是什么时候开始?而人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知?有探讨宇宙万物的存在哲理的内涵 。同样“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都描述着对于时间、存在、感知的深刻含义 。所以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 。这一层是最高的境界 。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 。不管是诗歌的一、二、三层都不能用来衡量或用于评价诗歌的高低 。这样对于山水、田园派别的诗人是不公平的 。正如我们的读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水平层次 。不能强求 。只能一点一点的去感悟 。悟到尽头 。就是顿悟 。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夜里下雨了 。刚才去洗车 。又想一想,还是没有头绪 。这个问题最好举例说明 。早晨翻了翻书 。诗和词 。没找到合适的例 。诗的景象,有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付与诗人心意感情思想的景象,就是意象 。有些是天生共同的 。如春雨是喜悦的 。而秋雨是悲凉的 。电影出现风雨交加 。“杨柳参差舞”画面 。就出事了 。或表示情绪糟透了 。有些是约定俗成,如柳表示留别 。松梅竹兰表示高杰等 。賦比兴 。兴 。就是见景生情 。比 。就是借景抒情 。“凡景语皆情语” 。读古诗词首先要把字面意思读懂 。许多词意是只有入诗才有 。字典不录的 。还要想象,把画面展开,满园春色关不住 。有什么样的春色?满到关不住了 。是什么样的景象?需调动美感体验 。和发挥对美的追求想象 。
其他观点:
谢邀!
古诗鉴赏 。置身诗词 。寄物思情 。缘景明情 。
古代人最聪明 。一首诗 。一句话就把一幅图画意思简易明了 。意境非常高妙 。手法诗意高超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孩子诗歌鉴赏题不会做,总是感觉无处入手,该怎么办?
- 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
- 该怎么杀掉 学校的床板有木虱,我被咬了,会不会跟在我的衣物?
- 一提到福建省,你会想到什么?
- 古往今来,人们对杜甫的评价是怎样的?
- 我的世界,金苹果和附魔金苹果为什么不同?
- “诗圣”杜甫留下不少的名篇佳作,你最为喜欢杜甫的哪首诗呢?为什么?
- 我的世界里如何把女巫变回村民?
- 很多人都谈到意境大于格律,请问,什么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