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石壕吏》 。可谓是读书人皆知的一首写实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由唐朝的安史之乱造成的发生战乱的一个社会现象 。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的解释 。一石激起千重浪 。关于其解释的正确与否说法不一 。浅谈个人看法:〇①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 。35岁前在洛阳应举不第 。35岁后在长安应试亦落第 。后向皇帝献赋虽遂意~官场不得志 。我们从他的《登高》《春望》《北征》等诗中可\看出他是位胸怀国事心系苍生的伟大诗人 。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足以证明诗人的胸怀 。在《石壕吏》中作者虽只描述社会现象未发表个人现点 。但从为什要写这种现象 。而不写其它好的现象?间接说明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是不满的!“吏乎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足以证之!〇② 。康震的解释不仅使人大迭眼镜 。更有失文人之公德 。他怕成为众矢之的 。就故意抬出郭沫若的解释作为参照系 。可惜他选错了!!!为什么呢?郭沫若 。史称郭老 。是中国的文学大家 。在国内享有盛誉 。但郭沫若的文学观点并不代表格言和经典!他对历史或历史人物的评判 。有不少是错误的!比如在看完《三打白骨精》电影后 。他在七律中说:千刀当剐唐僧肉 。一拔何亏大圣毛“ 。毛主席看完后认为:唐僧虽愚昧 。但没杀人害人 。不至于犯千刀当剐之罪?因而也写了《七律:三打白骨精》 。诗中说: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指出唐僧可以教育但不可杀!由此可知 。郭沫若的有些文学观点并非都正确!所以说 。康震抬出郭沫若的解释是为自己的解释做注脚 。做当箭牌的 。但既便是这样 。也很难摆脱遭众人谴责的下场!
其他观点:
《石壕吏》是我们从初中时代学过的一篇诗歌 。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讲的是作者杜甫在晚上投宿到了一个村庄 。遇到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壮丁的一段经历 。中学时期我们学这篇课文的时候 。老师都是告诉我们 。这首诗歌主要是反映了唐代统治者对底层百姓的压迫 。以及在这种压迫下百姓的悲惨生活 。这是我们从中学时候起就对这篇诗歌所形成的惯有印象 。
文章插图
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 。北师大的康震教授在2016年录制的一个关于《石壕吏》的解读最近在网上竟然火了起来 。而康震对于《石壕吏》的解读 。核心在于三点:一是到村子里抓壮丁的官吏是朝廷人员 。他这么做是为了朝廷好 。为了朝廷能平定安史叛乱 。所以他做的是对的 。只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二是《石壕吏》中的老妇人很有觉悟 。从大局出发虽然三个儿子都在前线 。有两个已经战死了 。她的老伴跳墙跑了 。家里就剩一个没有遮体衣服的儿媳和襁褓中的小孙子 。老妇人还资源急朝廷之所急 。想朝廷之所想 。跟着这个酷吏走了 。到前线给官军做饭 。所以这个老妇人很讲政治 。特别忠君爱国;三是这篇诗歌的作者杜甫并没有抨击酷吏 。其实诗人是没有感情的 。只是客观地叙述了这件事情 。
康震对于《石壕吏》的解读引起了网络舆论的一阵哗然 。抨击的声音到处都是 。在此我先引用明末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一句话“士大夫之无耻 。是谓国耻” 。士大夫无耻起来 。还真的是连脸都不要的那种无耻了 。
我们仔细品读《石壕吏》这首诗 。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到处都充满了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和对酷吏的抨击 。
首先我们要知道 。造成安史之乱这场灾难的并不是老百姓 。而是朝廷 。如果不是唐玄宗宠幸奸佞逼反了安禄山 。那安史之乱会爆发么?制造安史之乱这么大灾难的始作俑者安禄山 。他的势力是谁培植起来的?为什么统治者造成的灾难要老百姓去买单呢?
【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
文章插图
按照诗中所说 。这家人的三个男丁在邺城打仗 。邺城大败又是谁造成的呢?唐朝集中了60万主力与叛军决战 。安排了9个节度使指挥这60万大军 。但是没有安排一个统帅统一指挥这60万大军作战 。朝廷还猜忌这些大将 。致使官军互不统属 。指挥混乱才造成了官军的大败 。所以老妇的两个儿子战死也是朝廷指挥无能的结果 。
PS:康震在说到这场战役的时候说是郭子仪在跟安禄山作战 。实际上当时安禄山已经被他的儿子安庆绪给做掉了 。所以是郭子仪在跟安庆绪打 。从中我们能看出康震对历史并没有多少了解 。
推荐阅读
- 古诗鉴赏中,如何缘景明情?
- 该怎么杀掉 学校的床板有木虱,我被咬了,会不会跟在我的衣物?
- 一提到福建省,你会想到什么?
- 古往今来,人们对杜甫的评价是怎样的?
- 我的世界,金苹果和附魔金苹果为什么不同?
- “诗圣”杜甫留下不少的名篇佳作,你最为喜欢杜甫的哪首诗呢?为什么?
- 我的世界里如何把女巫变回村民?
- 很多人都谈到意境大于格律,请问,什么是意境?
- 《我的世界》游戏中有哪些东西被移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