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


他的仕途虽然几起几落 。跌宕起伏 。但其心始终恪守"先忧后乐"的思想 。身处边陲 。远离大宋政治中心 。但为了大宋当时存在的种种体制弊端的内忧和外敌侵扰的外患 。一方面改变他所能改变的边关军事制度和战咯防御部署 。一方面思考科举考试、教育改革和制度设立等重大政治问题 。否则 。三年戍边返京之后 。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 。不可能空穴来风 。心血来潮 。而是他在戍边以及更早时就在脑中思考着的问题 。
可以从这阕词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中就能看出端倪 。燕然:即燕然山 。现在叫杭爱山 。今为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 。东汉窦宪领兵追击匈奴单于 。去塞三千余里 。登燕然山 。刻石勒功而返 。整句话意思是说:思绪万千 。想起边患不平 。功业未成 。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 。
你想 。范仲淹填此词时已经须发染白 。过了"知天命"之年 。官至高级干部 。一般之人也就认命过安稳日子 。或者把边关守好就行 。但范公不是这样想 。他想得更高更远 。他的功业在千里之外还想着去刻 。他的心思是天下兴亡 。长治久安之事 。
所以词里透出了范公的不能告老还乡、不安于现状的思想与"孤城闭""千嶂里""霜满地"等形成强烈反差 。他也许知道变革可能面临的重重阻力和重重困难 。甚至失败的结果 。但他没有退缩 。也没有止步不前 。而是逆行而上 。所以他主导改革虽只推行短短的一年 。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 。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
历朝历代的新政变革大多以失败告终 。因为"砸破一个旧世界 。建立一个新世界"就会动了固有人的利益 。使致形成利益集团而抵制 。但无论如何 。改革虽然阵痛、巨痛 。甚至流血、牺牲 。却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苦口良药 。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插图
范仲淹这阕词既开了创作题材、创作风格等先锋 。又蕴含着深厚的忧国忧民思想 。
范仲淹的为人品格为历代所推崇 。为官"官正" 。始终先忧后乐 。殚精竭虑 。鞠躬尽瘁;为人"人正" 。胸怀宽广 。坦荡无私 。仁义道德;为文"文正" 。直言不讳 。言之有物 。文名天下 。为后世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 。
我是@石润居原创诗词 欢迎大家讨论赏评点赞!
其他观点:
范仲淹在陕西当过几年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在这期间 。他治军有方 。严肃军纪又体恤士卒 。威震西夏 。被西夏人称为“腹中有数万甲兵” 。他对这段经历深有感触 。写下了著名的《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插图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
(本词翻译:眼看秋天到了 。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 。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 。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此情此景 。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 。黄昏时分 。军中号角催吹 。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 。暮霭沉沉 。山衔落日 。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
饮一杯浊酒 。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可是 。眼下外患未平 。功不成名不就 。又怎能半途而废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 。天气寒冷 。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 。夜深了 。我还不能安睡 。为操持军计 。我的须发都变白了 。戍边人思念亲人 。也久久难以成眠 。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
作者在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苍茫寥远 。荒僻空旷、萧瑟悲凉的边塞图景;下阙则抒发了戍边将士们壮志未酬和忧国思乡的心情 。整首词用了白描手法 。表现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不辞劳苦 。无畏顽强的豪迈气概 。形象鲜明生动 。意境苍茫凄沧 。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插图
上阙中的“风景异” 。写出了西北边陲秋季和内地不同的风光 。因词人是苏州人 。对本地的季节变换比较敏感 。“异”字含有惊异之意 。“衡阳雁去无留意” 。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 。毫无留恋之意 。反映本地秋天的萧瑟荒凉 。用“无留意”这三个字 。显得浑厚有力 。下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含有浓重的悲凉氛围 。为下阙的抒情做充分渲染 。接下来的“千嶂”、“孤城”、“长烟”、“落日” 。是作者肉眼所见;“边声”、“号角声” 。是亲耳所闻 。把这一切联系起来 。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