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鸡娃到了高中真的没有后劲了吗?( 二 )


所谓的“鸡娃”是一个网络流行词 。鸡娃中的“鸡”并不是指通过喂激素催生的肉食鸡 。而是指“鸡血” 。民间传有“打了鸡血”的说法 。
“打鸡血”的说法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一种“鸡血疗法”的保健手段 。找一只一年生的大公鸡 。用针头插进大公鸡的血管 。把大公鸡的血抽出来注射在人体内 。这一种保健疗法曾经在老干部群体中风靡一时 。据说注射了鸡血的人 。面色发红 。精神亢奋 。现在对这种疗法是持否定观点的 。因为往人体里注射鸡血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 。
鸡娃就是指某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 。出人头地 。而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 。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这种做法类似“打鸡血”的行为 。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出来的孩子 。就被网友称为“鸡娃” 。

初中鸡娃到了高中真的没有后劲了吗?

文章插图
“鸡娃”教育法到底有没有效果?
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分析 。这种教育法一定是有效果的 。大概率是好的效果 。
举个例子:
我家孩子现在读初中一年级 。回想他从小学一年级一路走到初中一年级 。在整个学习历程中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高 。完全依靠他的自律 。
读初中一年级了 。每周末的晚上都让他看电视 。一直看到深夜23点才上床休息 。闲暇时间 。还要读几本课外书 。早晨基本让他在6点30分起床 。做作业的时候 。家长很少陪着 。由他自己拿着手机翻看老师布置的作业……
O(∩_∩)O哈哈~ 。像我们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恐怕没有几个吧?
初中鸡娃到了高中真的没有后劲了吗?

文章插图
由于我家孩子刷题少 。背诵知识的时间少 。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几乎在每次考试的时候 。我家孩子的数学题总有因为马虎和不细心导致的失误 。道法、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记忆知识也有答不上来的 。成绩一般在第10名左右徘徊 。
面对这个问题 。我也在思考 。假如我也像其他家长那样 。把孩子的时间全部用于做题、背书的话 。我家孩子的成绩可能还要突飞猛进一些 。毕竟数学通过刷题能刷出熟练感 。知识背诵能熟能生巧啊 。
根据我了解 。大多数学霸 。除了极少数脑瓜特聪慧之外 。绝大多数还是靠“鸡娃”的培育模式学习的 。
初中鸡娃到了高中真的没有后劲了吗?

文章插图
“鸡娃”教育方式有什么害处呢?
我认为 。鸡娃的培育模式 。最大的害处就是让一些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
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 。对此深有感触 。高中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两个学段 。如果他们经过了“鸡娃”式培育方法的话 。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对哪一个文化学科也提不起兴趣 。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就是体育课 。刮风下雨也盼着能上体育课 。因为体育课没有提问 。没有作业更没有考试 。使他们感到心理放松 。
想一下吧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就有无数的作业等着他们 。有数不清的培训班在等着他们 。有无数次的考试等着他们 。有无数的训斥在等着他们……
常言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种挤压之下 。孩子们的心理哪里还有什么兴趣而言 。充其量是为家长而学 。因为妈妈高兴了 。全家都高兴!
初中鸡娃到了高中真的没有后劲了吗?

文章插图
初中“鸡娃”到了高中真的没有后劲了吗?
后劲是什么?用文雅一点的话说就是潜力 。
潜力又来于何处?
来于之前没有发挥出的力量 。
为什么当时没有发挥出来呢?两种原因:一是贪玩偷懒 。没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二是家长要求较低 。没有逼孩子用功 。
“鸡娃”的确没有多大潜力 。但这不是问题啊!
举个例子吧?
“鸡娃”顺利考取高中以后 。在班内排名第5名 。由于初中基础知识扎实 。在高中历次考试的时候可能一直保持在5名左右 。
另一个非“鸡娃”学生考取高中以后 。在班内排名30名 。到了高中以后 。可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 。开始发奋读书 。成绩可能跃升速度很快 。从30名到25名 。从25名到20名 。从20名到15名 。从15名到10名 。这就给人们一种印象:这个孩子进步很大啊 。潜力不小!
列举这两个例子 。想说明潜力(后劲)这个问题只是相对而言的 。
这是我的看法 。您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的呢?
欢迎留言和评论 。
我是松子说教育 。感谢阅读 。欢迎关注 。一起聊教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