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二 )


但他们显然忘了 。成语只是一个情感表达的载体而非对错与否的证明 。毕竟同样是四字成语 。我们却能够看到诸如“深思熟悉” 。“精耕细作”等等意思完全迥异的存在 。
事实上在许许多多内容创作者的人生观中 。他们都会秉承着“戴着镣铐跳舞”的理念 。这是美国知名批评家佩里的名言 。而他当时说的是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务必遵循格律 。方才可能产出精妙诗句的呼吁 。
事情到来动画创作身上也同样如此 。是的 。制作人确实可以恣意奔腾:架空世界 。异次元口袋 。突破人类限制器 。数十米高的巨人等等 。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文章插图
但需要注意 。剧情的表达形式可以天马行空 。但内在的主旨可千万别走向信马由缰了 。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比方说去年年初上映的漫改作品《阿丽塔:战斗天使》 。它内里构建的世界虽说也遵循物理学定律的束缚 。但整体来说 。这已经完全违背了真实世界的可能性 。不过若从剧情的脉络走向“居住在撒冷的上等人 。俯视并玩弄下界的人类 。从而导致人类的复仇”来评判 。此等套路其实也就是向经典希腊神话致敬 。
而再进一步说 。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人类社会中的“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映射 。以及给统治者发出的警惕 。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文章插图
再来 。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 。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诸如汤婆婆、小白龙、河神等等生活在异世界的生物 。而千寻所经历的那趟历险也不可能在现实世界重现 。
但值得注意 。你们真觉得宫崎骏简简单单地凭借一段几乎没有热血激战 。也没有所谓的毁灭世界的灾难 。更没有出现吊人心弦的悬疑设定的异世界历险动画 。便能够获得奥斯卡的认可 。以及成为迄今为止日本票房第一的佳作吗?
换言之 。你们真认为《千与千寻》目前所获的一切赞誉都是虚名 。只是靠蹭宫崎骏的名声换取的吗?
不好意思 。答案绝非如此 。而这也是庸常作品和神作的本质差距:普世性!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文章插图
是的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千与千寻》的打斗场面确实比不上《我的英雄学院》精彩。
但不好意思 。宫老自始至终都没有靠战斗吸睛的用意:他希望能够借一部虚构的作品让每一位观众都获得感同身受的触动 。并在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刹那紧握拳头 。朝着共同的目标砥砺前行 。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文章插图
《千与千寻》上映于2001年 。而这也是日本经历了90年代初期最严重的经济泡沫之后 。被誉为“停滞的10年”的最后时间段 。
留意片中出现的苦丸子 。乔迁到乡下 。贪吃被打 。在毫无准备下就要迎接挑战的千寻 。只要有了工作怪物就奈何不了千寻 。回去的列车已经没有了等等等等设定 。
以及如下这幕在剧初一闪而过 。但却蕴含丰富信息量的画面---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文章插图
千寻老爸在前往新家的时候选择了森林小道 。而非从原本的20号国道接入21号国道 。从而也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灾难(寓指日本在20世纪正要迈进21世纪的时候选择了捷径 。并因此造成了经济重创的局面) 。
由此可见 。难道还不足够说明宫崎骏在《千与千寻》藏下的一系列“真实感”吗?而你们还能够否认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 。恰恰就是因为这系列真实感的影响吗?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文章插图
或者再换个角度来说 。如果在动画中寻找真实感是代表脑子有问题 。那究竟如何去厘清神作和庸作的差别呢?靠画面?靠经费?靠大牌声优?
很显然 。如果评判的尺度仅仅局限在这几点 。那这部近20年前上映的《千与千寻》也早就被骨头社操刀的《我的英雄学院》超越了 。
但让人欣慰的是 。结果并非如此 。带着映射日本社会现状以及呼吁日本居民果然前行“镣铐”的《千与千寻》可一直屹立在动画影史的皇冠之上呢 。
与动画作品较真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文章插图
最后
好了 。如上内容当属我的核心观点 。一来存在不少网友错误地将“娱乐”当做了“较真” 。没有意识到如今的社会当属娱乐至死的时代 。二来在动画中试图寻找真实感就是脑子有问题 。这句话是不具备成立依据的 。相反 。我还通过不少鲜活的例子予以了回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