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坑绿茶属于什么档次?


霄坑绿茶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特产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霄坑绿茶属于什么档次?】霄坑绿茶原产地霄坑村 。地处皖南山区九华山山脉 。隶属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 。村域面积56平方千米 。坐落在长约25千米的高山峡谷之中 。最高海拔1086米 。山场总面积7.2万亩 。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5.1万亩 。原始森林3万亩 。有机茶园4200亩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 。森林覆盖率92% 。
霄坑绿茶选用当地优质大叶马兰枝鲜叶 。采用“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制作工艺 。严格按照有机茶制作标准精制而成 。其外形紧结壮实 。内质风格独特 。色泽翠绿油润毫显 。冲泡后雾气环绕 。香郁芬芳高长 。味醇鲜爽回味甘甜 。汤色清澈绿亮 。叶底嫩绿完整 。素有“春满晶宫、绿满杯底”之美妙 。具有味浓 。劲大 。耐泡 。汤色持久稳定 。茶杯无茶垢 。耐贮藏等特点
2010年12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霄坑绿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中文名
霄坑绿茶
产地名称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品质特点
油润显毫 。栗香高长 。鲜醇爽口
产地环境历史渊源生产情况产品荣誉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1)感官品质特征:霄坑绿茶外形紧结壮实 。色泽翠绿油润显毫 。香气栗香高长 。滋味鲜醇爽口回甘 。汤色清澈绿亮 。叶底嫩绿匀亮 。
(2)独特内含成分:霄坑绿茶含氨基酸2.8—4.0% 。茶多酚25—32% 。咖啡碱3—4.8% 。水浸出物35—51% 。
霄坑绿茶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霄坑绿茶产区位于贵池区东南部山区的梅村镇霄坑村 。属九华山山脉 。霄坑绿茶主要产于海拔300—650米的山间坡地或山坞中 。此处山峦重叠、谷狭壑深 。茶园土壤为花岗岩母质风化的山地黄棕壤 。pH为4.5—6.5 。
水文情况
贵池区霄坑绿茶产区分布于霄坑河流域 。霄坑河起源于霄坑龙池 。全长36公里 。向下流入龙须河 。于殷汇镇石城村汇入秋浦河 。根据农业部行业标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判定 。霄坑绿茶种植区域水质的综合污染数为1级 。属清洁水平 。适宜生产优质的有机霄坑绿茶产品 。
气候情况
贵池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72.3千焦/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1931小时 。4—9月份的总辐射量为393.3千焦/平方厘米 。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2.1% 。年平均气温16.1℃ 。有效积温值4000—5100℃ 。无霜期219—243天;年平均降水量1493毫米 。空气相对湿度平均78%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适宜的土壤和降水 。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
霄坑绿茶
历史渊源
霄坑茶叶种植源于唐代 。已有1000多年历史 。列入《贵池县志》记载的十三种地方特产之一 。
1987年4月24日 。茶学家陈椽教授亲临霄坑茶区指导茶农制茶时指出:“此地生态皖南少有” 。评价霄坑茶叶“花香花味” 。
20世纪90年代之前 。池州霄坑的主要产业是伐木 。收入根据工分来 。在1994年之前 。霄坑村从未想过要发展茶产业 。
随着林木资源的逐渐枯竭 。霄坑村的发展遇到了困境 。树木越砍越少 。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 。一直未受重视的茶叶开始登上舞台 。成为村民们眼中致富的新希望 。
1994年开始 。为了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 。霄坑村党委书记王建伟将茶叶分产到户 。并率先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种了3300棵茶树 。市场价30元一斤的霄坑茶叶很受欢迎 。茶叶有了市场 。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 。种植面积开始逐渐扩大 。产量也逐步提高 。
生产情况
2010年 。霄坑绿茶种植面积320公顷 。年产量100吨 。
2015年 。池州市茶园面积27万亩 。产值9亿元 。其中名优茶产值4.6亿元 。市内拥有市级龙头企业39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 。创建中国驰名商标4个、地理标志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23个、市知名商标38个 。4家茶企先后入选全国百强 。
2017年 。霄坑绿茶种植面积6000多亩 。年产量350吨 。有178家茶叶加工企业 。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2家 。销售额达2.6亿元 。
霄坑绿茶
产品荣誉
1998年 。霄坑绿茶在安徽省率先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
2000年 。霄坑绿茶获得国际名茶金奖 。2002年 。霄坑绿茶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 。
2004年 。“肖坑”牌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
2010年 。霄坑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霄坑有机茶特色主导产业示范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