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古人留给我们的是文章、文献 。而不是声音 。能够流传的肯定是道理言辞优美高尚的 。就像我们写文章 。发表书籍刊物 。领导讲话 。肯定是修饰润色过的 。
说话还是和现在差不多 。认字有文化的还是少数 。
最简单的说 。古人也有骂人 。说脏话 。我们的这些恶习难道不是流传下来的 。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那可是好本事了!
一方猜测妄言!同乐 。
其他观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搞清楚古代时期是怎么划分的?
简单说 。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 。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 。民国至今是近现代时期 。
下面 。我们以历史时期为轴来阐述文言文的演变进程 。

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文章插图
上古时期:文言文建立在口语基础上
在先秦、西汉时期是没有文言文的 。交流的方式是口语 。书面语也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但是 。那时候的口语和现在不同 。当时汉语里‘单音节词’占据上风 。类似我们现在一些比较简单的文言文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时记录用的多是竹简 。笨重且难制作 。成本也高 。这就促使人们使用更少的字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形成书面语 。
例如《论语》《孟子》这类 。可以说就是当时口语的实录: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鱼 。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到了汉朝时期 。口语和书面语就开始分离 。并开始进入双轨发展时期 。
随着书面语渐渐建立了完整的文言文系统 。开始讲究工整对仗、辞藻华美 。
而口语则渐渐地走上了直白、方言化的道路 。与书面语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
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文章插图
中古时期:文言文大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 。如果不经过专门、系统的学习 。基本无法诵读理解那些散文、骈文和经书典籍 。但儒家经典是士子必修 。要想参加科举就不得不学 。而且正史、文章、书信也都必须使用文言文 。这就导致文言文体系更加完善 。
更重要的是 。文言文言简意赅 。三五个字就能记录一件事 。自成一套系统 。意思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文言文能够不断发展、完善的最根本原因。
为什么古人不用口语来记录、写作呢?这是因为日常语言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拿现在来说 。一些网络语言和社会现象已经融入了日常的交流 。比如‘人艰不拆’、‘不明觉厉’、‘梗’等文字词组 。说给后来的人听 。大部分都是不懂得的。
而古人注重文言文的传承性 。为了防止以后的人听不懂自己 。就发明了一套统一的、带密码的语法--文言文 。
但是 。中古时期胡汉混杂 。老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低 。为了宣传一些教义及文书、政策 。书面文言文就需要翻译成老百姓可以听懂的语言 。这就为白话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并更加实用化、直白话、口语化 。
所以 。魏晋到隋唐时期 。文言文和口语并行发展 。文言文用于书面记录 。口语白话用于日常交流 。
古人聊天都是用的文言文吗?

文章插图
近古时期:文言文和口语脱节
到了宋朝 。文言文和口语已经完全脱节了 。当时的读书人 。未必能用文言文表达出一般口语要说的意思 。
宋吕本中《轩渠录》记述了这么个故事:
族婶陈氏寓岩州 。其族侄大琮过州 。陈婶令作代书寄其子 。因口授云:“要给孩子买把小剪刀 。剪去脚上的硬皮和 老茧 。”大琮迟疑不能下笔 。婶笑云:“元来这厮儿也不识字!”
不过 。宋明时期的文人、学者在日常书面沟通中也经常使用口语白话文 。
譬如苏轼在给同事、文友、亲人写信时 。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 。”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点评史书时也是一口白话:
“南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 。其余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说 。”
明太祖朱元璋针对倭寇来犯 。下的诏书写道“杀了再说” 。更是言简意赅 。
但是 。虽然朱熹在批注时说着一口大白话 。可是到了学术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 。他还是用上了文言文 。
还有朱元璋 。登基诏书写得是:
“朕本淮右庶民 。荷上天眷顾 。祖宗之灵 。遂乘逐鹿之秋 。致英贤于左右 。”
可是 。也有例外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