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一书为何将《郑伯克段于鄢》作为首篇?


首先 。“郑伯克段于鄢”和后面的“颖考叔劝君”“庄公掘地救母”表现出的都是孝以及君臣之义 。是孝悌故事中的经典 。
其次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中心内容之一就是“孝” 。历朝皇帝都自诩自己以孝治天下 。而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古文观止》以“郑伯克段于鄢”为首篇就很自然了 。
第三 。《古文观止》用“郑伯克段于鄢”为首 。也是为了警示后人以修身为起始 。这样才能成为一个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
其他观点: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
《古文观止》一书为何将《郑伯克段于鄢》作为首篇?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选篇时间范围:
《古文观止》是清代人编写学塾文学读本 。相当于专门为学生编写的教材 。其主要内容是选从东周开始到明代的名家名篇 。东周时期即是分成春秋战国两段时期 。其史学著作为《左传》 。而其开篇即是《郑伯克段于鄢》 。

《古文观止》一书为何将《郑伯克段于鄢》作为首篇?

文章插图
2.选篇的标准:
其选篇主要标准是 。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 。兼顾思想和艺术两方面 。
而《郑伯克段于鄢》此篇:
首先 。题目的字句推敲就特别关键 。《春秋》记载分析这个题目 。包含了多重含义:其一 。共叔段不守作兄弟的本分 。所以称其段 。而不称为“郑伯克弟” 。这是两个国君之间的争战 。不涉及亲情伦理 。其二 。称郑伯而非郑庄公是讥讽其对同胞兄弟蓄意纵容 。使其往两人对立的方向发展 。没有尽到做兄长的教诲 。其三 。只陈述事件未提及结果 。是史官对这段历史的中立态度 。
其次 。通篇佳句典故相当丰富 。如“多行不义必自毙” 。“不义不昵厚将崩” 。“其乐融融”“蔓草难除”“不及黄泉无相见”“掘地见母” 。全文不足八百字 。多个人物多重事件 。叙述地清晰明白 。可谓是相当符合标准的经典范例 。
《古文观止》一书为何将《郑伯克段于鄢》作为首篇?

文章插图
3.选篇结构安排
先以时代为纵线 。后以作家为横轴 。先秦从东周开始 。以郑庄公小霸开始挑起春秋霸业的大旗 。自然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作为编文的开端 。
《古文观止》一书为何将《郑伯克段于鄢》作为首篇?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因为《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首篇 。
《春秋》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
因为孔子采用“春秋笔法” 。讲究“微言大义” 。仅读原文 。有时就不知所云 。
于是 。左丘明为注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 。亦称《春秋左传》 。
在孔子版的《春秋》中 。鲁隐公元年发生的可值得记载下来的事如下: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 。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 。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 。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 。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 。祭伯来 。公子益师卒 。
而左丘明则在《传》中 。将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交待的明明白白 。并且贡献了“多行不义必自毙”和“其乐融融”两个成语 。
太史公认为:
”夫春秋 。上明三王之道 。下辨人事之纪 。别嫌疑 。明是非 。定犹豫 。善善恶恶 。贤贤贱不肖 。存亡国 。继绝世 。补敝起废 。王道之大者也 。……故春秋者 。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 。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 。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
【《古文观止》一书为何将《郑伯克段于鄢》作为首篇?】总之 。《春秋》作为众史之长 。作为“六经”之一 。在儒家经典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作为继承了儒家传统的儒生 。在编辑《古文观止》时 。把“郑伯克段于鄢”置于首篇 。也是秉承了“微言大义”的笔法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