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在哪里

大禹治水在哪里?大禹治水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的人品一一定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要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养 。我们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那么,怎么去感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要懂得感恩父母,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 。
据《史记》记载,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
虽然后世对大禹治水深信不疑,但关于大禹治水到底在哪里的问题一直在史学界争论不休 。
要想清晰了解大禹治水的来龙去脉,就不得不从史前那场大洪水开始说起 。中西方史书当中,均有关于史前大洪水的记载 。史前大洪水大概发生在距今4300年左右,这一时间,刚好与大禹生活的年代相吻合 。
当时,席卷整个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大洪水,给这一带的先民带来巨大灾难,因淮河中下游及其支流地势低平,更是成为洪水重灾区!

大禹治水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在哪里

文章插图
汝海与淮河支流关系(制图/饭饭)
不仅如此,淮河上游的汝水、颖水两大支流的源头曾经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吞吐湖,那就是汝海 。
每当雨季到来,汝海水位暴涨,并溢流出盆地,通过颍水、汝水倾泻而下,漫流到整个下游地势低洼的淮河流域,成为整个淮河中下游各部落族群的噩梦 。
于是,主导这一地区的族群—华夏族,便担负起了治理水患,安定民众的伟大使命 。
【大禹治水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在哪里】在神话传说中,最初被任命治理水患的是鲧 。鲧采取的是“水来土掩”的策略,结果治水9年,徒劳无功 。
当舜继位的时候启用了鲧的儿子禹,希望禹可以继续治水 。
禹接到任务后,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改掩为“掩、疏”并用 。而想要“疏”,那就必须要找到水患的源头,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摆在了眼前,治水应该从哪里开始下手呢?
问题的关键就是汝海 。于是在禹的领导下,无数先民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今天洛阳盆地南部,开始了一项华夏历史上伟大的工程—凿开伊阙 。
伊阙被凿开之后,导伊水入洛阳盆地进而流入黄河,同时清空入海,将汝海与汝河、颍河彻底分离,从而解决从伏牛山到嵩山之间整个淮河上游地区的水患问题 。
伊阙、二里头、汝海之间的关系(制图/饭饭)
来自四面八方的先民,水陆并进向这里汇聚,无数征调的物资沿黄河逆流而上进入洛水,来到今天伊、洛两河交汇地—二里头村,这里正式禹治水工程的“总指挥部”所在,从此,数十万先民开始了凿通伊阙的“超级工程” 。
《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
《汉书沟洫志》记载:“昔大禹治水,山陵挡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是大禹凿开龙门的有力证据 。
大禹治水在哪里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在哪里

文章插图
伊阙成(制图/饭饭)
有志者事竟成,最终伊阙成、汝海空、水患除,四海大安 。
《左传》上记载了一段刘定公在洛阳发出的感慨:“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
治水,禹拥有了崇高的威望和天下拥戴 。
治水后的大禹沿淮河支流顺流而下,来到了今天安徽蚌埠市禹会区的涂山脚下,在这里会盟诸侯,成为天下共主 。
《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