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8大误区8 高考志愿填报8大误区( 二 )




误区1:只看分数报志愿,重要依据是排名而非分数 。
误区2:眼睛紧盯热门专业,选专业应以兴趣能力为基点 。
误区3:不服从专业调剂,避免“滑档”造成“高分低就” 。
误区4:进了大学再转专业,建议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
误区5:死磕征集志愿“捡漏”,应理性对待高招“复活赛” 。
01
通过大学校名,去判断学校水平
很多考生和家长喜欢根据校名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很多考生和家长光听名字可能不会将其与名校联系在一起,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却是如假包换的985院校 。如果仅仅因为名字而错过这一名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

其实因为校名而被误解的大学并不在少数,比如这四所大学:长安大学、东华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在很多地方被误认为是二本或是民办院校,这四所学校是实实在在的211院校 。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认真仔细的查阅所报考院校的办学历史、院校层次和招生章程,查阅这所学校过去三年的录取成绩,弄清楚这所学校所在的城市,了解专业录取分数线 。填报志愿前弄明白大学时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打算报考的院校 。
我认为规避的误区就是只看分数报志愿,重要的一句是排名而并非分数,眼睛紧盯着热门专业学专业,应该以兴趣能力为基点,进了大学在转移专业,建议考生要慎重选择,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
查分的短信有木马钓鱼网站有后门,考生和家长在查询考生成绩时一定要有辨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进行查询,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时,要仔细甄别,切勿切信,报考志愿也不要轻易去找专家咨询,可能会被误导上是正常的录取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误区”和“风险”?高考志愿填报的最大误区就是认为不浪费一分的志愿就是好志愿 。其实不是,因为分数在志愿填报中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进入合适的大学选择合适的专业才是一个理想状态 。如果为了追求完美,不浪费分数导致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可能造成滑档,此外即使踩线没有浪费分数进入学校,大部分情况也不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很可能被调剂,如果为了一两分导致大学期间学习痛苦,未来迷茫真的是得不偿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