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周而不比的意思是什么呢 君子不器周而不比的意思是什么( 四 )


君子不器什么意思?问题一: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如何才能做到君子不器?对于“君子不器 ”,教科书上的解释是: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顶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而正确的解释应该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去做具体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 。
深层阐释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 。”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个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 。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 。“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 。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 。“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 。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
问题二:“孔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孔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为有限的目的而使用 。
问题三:《论语》“君子不器”什么意思?中有句话叫“君子不器”,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
君子不器――《论语》讲义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
【注释】
(1)器:器具 。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
此章言简意赅,意义既广泛亦深远,属“两端四角式”启发教学的例子之一 。
要了解本章应先自器具本身开始分析,器具的特性主要有三 。一是用途:有较为固定用途;二是定量:有一定的容量;三是定性:有一定的性质 。
就固定用途而言:“君子不器”为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 。这与以下这章有部分相似: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必须要能做到广泛地阅读典籍,吸收知识,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此便不至于偏离人生的正道了) 。此章另有一点要注意,如果“约之以礼”按以上的解释,则亦有人性非绝对为善的意思 。但“约之以礼”另有一种解法:以躬行实践来解礼,故“约之以礼”即解为:能归纳到实践之上 。
就定量而言: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 。这与以下这章相呼应:为政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去攻击那些与自己不相同的思想言论,是会造成害处的) 。此章又有另解,容后表 。
就定性而言:是指君子待人处事时,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动 。这是近似于以下这章: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物,没有一定怎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怎样才不可以的,唯一行事的标准就是义) 。
综言之,偶觉得将上述三个角度的看法都合并起来更为完整,也许也更接近孔子之原意 。即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地,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应不像器物一般,仅有一定的容量,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合宜的行为举止以收取最大最好之成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