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周而不比的意思是什么呢 君子不器周而不比的意思是什么( 五 )


问题四:君子不器的器什么意思器具
下面是详细解读
君子不器
百科名片
教科书版:“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 正解:“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去做具体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 。”拼音 :jūn zǐ bù qì
目录
出处
深层阐释
君子不器――《论语》讲义
终极正解
展开
编辑本段
出处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
释意:
入君子之道,以学君子之行,君子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为学者即为寻君子之道,有成且达者即入不器之境 。
器与不器都是君子
编辑本段
深层阐释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 。”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 。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 。“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 。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 。“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 。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 。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 。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 。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 。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
接着下来,对于君子的涵义,又有一说: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 。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 。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 。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 。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 。“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 。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