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一战斗机歼十一战斗机怎么折( 四 )


▲高端大型无人机,其操控端口必然也会较为特殊
2021年,双座歼-20的原型机首次亮相;今年7月时,第二架改进型双座歼-20再度亮相,双座型F-22却早早胎死腹中,因此中国在该领域开启了世界先河 。需要指出的是,借助单双座结构兼容设计理念,双座歼-20的气动外形和整体结构也基本没有太大改动,因此不但降低了工作量,提升了消费比,也维持了其隐身性能 。
▲整体而言,双座歼-20并未对气动布局进行大的修改
借助后座控制台,航电等系统本就比F-35有过之无不及的歼-20B就会在和无人机协同时更为顺畅,能同时遥控的无人机无论数量还是档次,也会更高 。进入行动后,无人机就会扩大歼-20的感知范围,并提前定位对方节点的要害,并利用数据链将其合成为具备坐标数据的清晰图像 。而同样利用这样的数据链,歼-20即可先于对方防空系统反应前,直接遥控无人机群对其进行饱和打击 。
▲中国在“忠诚僚机”项目上的成就,也标志着整体技术产业水平的极大进步
目前,中国无人机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因此无人预警机研发的进度也十分喜人 。因此,双座歼-20还能和这样的新搭档协作并组成智能一体化战场信息网络,由此完成有序全面的一条龙式关键信息共享分配 。在这样的组合下,战场迷雾就会被最大程度驱散,对目标打击的密度、精确度和毁伤强度也将趋于完美化,而这,正是五代机和隐身机诞生乃至完善以来的里程碑式目标 。
攻击-11的水平如何?
与歼-20等最近十多年来亮相的多种国产武器一样,攻击-11也同样因其过于科幻前卫的外表而被评为前卫感和黑科技色彩过于强烈、以至于没有传统中国风范的型号 。当初亮相于阅兵式后,就有诸多网友瞬间联想起了B-2这样昔日仰望的尖端武器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攻击-11具有出色的全向雷达/红外隐身能力 。
▲攻击-11已越来越多地和歼-20联袂演习
借助主动射流技术(美国还在研发中),攻击-11用多个射流小孔取代了升降舵,因此雷达反射界面比B-2更低 。而它的尾部采用了低反射界面设计和扁平化工艺,大大降低了发动机尾流密度,进一步提升了红外屏蔽能力 。它的襟翼和副翼则采用了削边处理,不但极大提升了雷达隐身能力,还使其大幅度机动能力得到强化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该机不但具有至少不亚于B-2的渗透隐蔽性,甚至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兼顾制空任务 。
▲2019年亮相后,攻击-11瞬间让人想起B-2
攻击-11的长度和翼展可能不低于10米和14米,最大起飞重量可能不低于10吨,很可能在WS19发动机驱动下具备超过1500千米的行动半径,因此续航时间十分可观 。借助体量上的优势,该机不但可携带各类对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也能容纳空空导弹,并将它们容纳在尺寸同样可观的弹仓内 。因此,攻击-11的这些特性,就更有助于它成为歼-20行动时的重要搭档 。
▲攻击-11可携带多种弹药,因此对任务的适应性也相当不错
一般情况下,此类体量的无人机会执行突防攻击和猎歼攻击两大任务,前者要求它打击指定目标,并有时间限制,因此载弹量可能略有削减;而后者则没有具体限制,任务本身随机性和主动性更强,载弹量会有所提升 。从攻击-11和歼-20的航程以及 *** 的战略目标来看,突防快速打击更符合其首要目标,但考虑该机的综合特性和潜在对手部署在亚太的航空力量看,制空任务也会是这对搭档必须面对的 。
▲特定情况下,高端无人机的确能用于制空作战任务
目前,“忠诚僚机”协作中强调无人机的侦察监控和对地打击能力,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直接用于制空的设想也可能成为现实 。2019年,美国开启了相关演习项目,并在2年后号称能够进行虚拟场景的AI格斗指挥,但他们发现目前无人机还无法和人类飞行员在战场自控能力和复杂局面下判读/决策能力上抗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