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 这首七绝中一个“山”字重复了四次,大家怎么看?


大家不知有没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
1.对待作古了的作者的作品
特别是教授学者只要是看到古人的诗词 。不管写得如何 。总有一大堆赞美之词 。然后能写出几千上万字评价来说明这首诗作的有多美多动人!以此来显示自己是多么的博学多材!
2.对待现代作者的作品
越有学识的人越对现代作者的诗词作品不屑一顾 。总能找出一大堆的毛病来 。然后评头品足的说出一大堆问题 。以此来显示自己才是有真正的大学问!
有心读者在平常时侯仔细留意一下是否如此了?
古代诗词有好作品 。这是确定无疑 。古代诗词也有普通作品甚至很差的作品 。这也是确定无疑的!
有谁见过有任何一个学者评过任何一首古诗作不好的吗?
现代诗词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只不过没有专家学者教授去推荐 。同一时代说别人的好 。岂不是证明自己技不如人了 。
唯有说先人的好 。好得不得了 。这不单不丢份 。还能显示自己有真本事 。
这首诗歌如果不是唐王昌龄作 。而是近代诗人所作 。实话实说 。说差的几乎会一面倒 。
放在近代 。这首诗歌我只给出二个字的评价:一般!

从军行七首 这首七绝中一个“山”字重复了四次,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山\"字在这首七绝《从军行》中出现了四次 。体现了古代行军困难重重 。
从军行七首 这首七绝中一个“山”字重复了四次,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1、出门在外 。远离家乡 。诸多不易这是一难 。
2、饱受思乡之苦 。这是二难 。
3、思念亲人 。和妻子分居两地 。出门时很多新婚才三日 。再见时小孩已能走路识字 。这是三难 。
4、人在异乡 。脑袋挂在腰上 。受伤在所难免 。缺胳膊少腿也不足为奇 。能否活着回去 。谁心里都没底 。这是四难 。
从军行七首 这首七绝中一个“山”字重复了四次,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5、走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 。草鞋都磨破了不知多少双 。粮食经常吃不饱 。这是五难 。
6、远远的看哪里有人烟 。就看哪里有烽火 。民不聊生 。苦不堪言 。这是六难 。
7、经常改朝换代 。有时甚至不知道为了谁打战 。这是七难 。
8、人不但要和其他国家打战 。还要和自然猛兽做斗争 。这是八难 。
9、父母在 。不远游 。有时回到家 。父母早已去世 。都没有在床前尽孝 。这是九难 。
从军行七首 这首七绝中一个“山”字重复了四次,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我叫常圣xt 。喜欢我的朋友 。记得点赞加关注哦!我在这里等你来……
其他观点:
我觉得这是理解上的误会
写作中的重复 。应该指的是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意思接连出现 。显得很啰嗦 。就如一个人讲话时说了许多废话那样 。都是赘言 。这种情况 。小学生习作里常出现 。比如 。红红今天估计大概是不会到我家来玩了 。这个句子中“大概估计” 。虽然不是完全相同的语素 。但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如此用在一起 。就是重复表达 。
回头来看王昌龄的《从军行》诗歌 。
玉门山嶂几千重 。山北山南总是烽 。
人依远戍须看火 。马踏深山不见踪 。
比较其它几首诗来看 。王昌龄的这几句诗是侧重于玉门关边塞的山林景象描写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 。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
从以上理解分析 。这几句诗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对独立的 。山嶂几千重、山南山北烽、以及深山不见踪 。读起来确实是一山又一山 。但意思并不相同 。而整体又是围绕着玉门关这个中心来描写的 。层峦叠嶂这是山势 。山南山北有许多燃烧的烽火 。深山密林战马远驰难见踪影 。这样的描写 。即使所使用的“山”字一再出现 。也不是重复 。而是表达的需要 。类似的例子 。如毛主席诗词“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也是这样 。
简答如此 。不妥见谅!
【从军行七首 这首七绝中一个“山”字重复了四次,大家怎么看?】
从军行七首 这首七绝中一个“山”字重复了四次,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