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翻译一句一句翻译 孟母三迁翻译

孟母三迁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搬到了城外 , 并且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孟子的父亲 。孟子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 , 并且学习成绩非常好 , 后来还考上了当时的名校 。但是在孟子十八岁的时候 , 他的父亲因为生病去世了 , 这个时候孟孟子只能回到家乡 , 继承父亲的遗志 , 为国家效力 。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 , 于是他就去了鲁国 , 希望能够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事业 。
原文孟子①幼时 , 其舍近墓 , 常嬉为墓间之事② ,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③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④衒卖⑤之事 , 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徒⑥居学宫之旁 。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⑦揖让进退⑧之事 , 其母曰:"此可以处子矣 。"遂居焉⑨ 。
注释

  1. 孟子:名轲 , 是孔子儒学的继承人 。
  2. 墓间之事:指模仿丧葬之类的事情 。
  3. 所以:用来 。
  4. 贾(gǔ)人:商人 。
  5. 衒(xuàn)卖:沿街叫卖 。
  6. 徒:迁 。
  7. 俎(zǔ)豆:古代国君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此处指祭祀仪式 。
  8. 揖(yī)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礼仪 。
  9. 焉:在那里 。
译文孟子小的时候 , 住的地方靠近坟墓 , 经常玩丧葬之类的游戏 。孟子的母亲说:"这里不适宜用来安顿我的儿子 。"就迁居到市场旁边 。孟子又模仿商人沿街叫卖 。孟子的母亲说:"这里还是不适宜用来让我儿子住下 。"又迁居到学校的旁边 。孟子便学习祭祀祖宗的仪式以及进退朝堂的规矩 。孟子的母亲说:"这里可以让我儿子住下来了 。"于是就在那里住下 。
孟母三迁翻译一句一句翻译 孟母三迁翻译

文章插图
文言知识说"所以":"所以"常用来表示原因 , 例如"吾所以去京者不愿为仕也" , 意思是我离开京城的原因是不想做官 。这种用法古今相同 , 
但是在古文中的"所以"还可以指"用来……" , 上文中的"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 意思是"这里不是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 。又如上文中的"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 "所以"也指"用来……" 。又如"车者所以载人也" , 意思是车子是用来让人乘坐的 。
说"焉":"焉"是文言虚词 , 常用在句末作语气词 , 相当于"了" 。但有时又相当于"于之" , 即在这里 , 在那里 。上文中的"遂居焉" , 即遂居于之 , 意思是"就住在这里" 。又如 , 《曹刿论战》"夫大国 , 惧有伏焉"中的惧有伏焉 , 即俱有伏于之 , 意思是"担心齐国在那里有埋伏" 。
文化常识
孟母三迁翻译一句一句翻译 孟母三迁翻译

文章插图
揖让进退:"揖让"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 即打拱谦让 。"打拱"是两手相合 , 上身微俯 。这种礼节 , 相当于现在的握手见面 。"进退"是指走上前与后退 。古代臣子见君主要趋行 , 意为小步快走 , 以示敬意 , 退要后退几步然后转身出走 。
出处《列女传》
启发与借鉴中国有句古语叫"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又有"入芝兰之室 , 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的名言 。这均表明环境能够移人 。孟母所以要"三迁" , 目的是为儿子寻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事实证明 , 孟母做得对 , 他的儿子孟轲后来成为了儒教的"亚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