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总体上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特点?( 四 )


小说主人公巴恩斯在残酷的战争中 。不仅在肉体上受到摧残 。而且精神上也遭受到不可治愈的创伤 。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总体上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特点?

文章插图
他和几个流落在巴黎街头的青年聚在一起 。整天酗酒、钓鱼 。或到西班牙观看斗牛 。最后 。巴恩斯与布丽特之间的爱情也归于失败了 。这些都说明 。无休止的追求享乐和放荡 。根本不能使他们从精神苦闷中解脱出来 。
虽然残酷的战争教育了他们 。但他们对战争本质的认识仍是模糊不清的 。他们只知道 。罪恶的战争粉碎了美好的“美国梦” 。却不知道究竟是谁发动了这场灭绝人性艇世界大战 。这个问题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未得到解决 。仅仅以悲伤、阴郁的感情色彩代之 。
然而 。迷惘、虚无只是现象 。消极、厌战才是海明威小说中主人公的真实思想 。作者正是通过主人公参战——受伤——精神空虚——行迹放荡——爱情失败这一发展过程 。寄予了自己的“模糊的、非直接的”反战倾向 。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总体上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特点?

文章插图
他的另一部小说《永别了 。武器》的问世 。虽与前篇相隔不到三年 。但他对战争的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他借主人公亨利之口 。揭露了威尔逊政府鼓吹的“神圣”、“光荣”和“牺牲”等口号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他痛斥道:
“什么神圣、光荣和牺牲 。我一听到这些空洞无味的词语就感到害躁” 。“抽象的辞藻诸如光荣、名誉、勇气或神圣与具体的村庄名称、街道号码、河流名称、部队番号以及日期相比 。简直令人厌恶” 。
可见 。这部小说的反战主题较之《太阳照常升起》就明显地前进了一大步 。作品中的人物 。无不盼望尽快地结束战争 。给人类带来和平与安宁的环境 。
海明威正是集中了他们强烈的反战愿望 。发人深省地用“永别了 。武器”作为小说题目 。这一强烈的呼声 。喊出了战后一代青年发自内心的声音 。
不过 。此时海明威的思想仍处于迷惘之中 。在他的作品中仍充满着悲哀和感伤的情调 。因此不少人总把亨利和凯瑟琳这一对恋人的爱情悲剧比作二十世纪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
海明威自己也说:
“这本书是一个悲剧 。这并不使我难过 。因为我认为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我知道结局只有一个” 。
可见 。作者虽然对战争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 。但从这篇小说的悲剧性结局来看 。作者的思想仍充满了唯心主义的宿命观:把个人理想和幸福的破灭夸大为整个人类似乎都处于绝境 。
如果说 。在前两部长篇小说中 。海明威塑造的主人公仅仅是世界大战的牺牲品的话 。那么到了《丧钟为谁而鸣》中 。这种令人怜悯的形象便消声匿迹了 。
这部小说的问世 。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风格上 。都标志着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总体上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特点?

文章插图
小说的主人公乔丹献身于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便表明 。作者已从早期的个人主义小圈子里摆脱出来 。并置身于斗争之中 。从而使作品的反战主题从消极厌战发展到自觉为异国人民的解放而牺牲 。
总的来说 。海明威的反战小说不像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反战作品那样 。仅仅抒发消极厌战的感情或控诉和谴责战争的罪恶 。而是进一步揭示了西方精神文明的崩溃 。因此他的反战主题便超出其他作家的作品 。具有深远的意义 。
02 在人物塑造上:刻画了一系列的“硬汉”形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海明威的许多短篇小说描写了斗牛士、士兵、渔民、狩猎者等下层人物 。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大都是一些面对死亡而毫无惧色的不屈不挠的“硬汉” 。
到了晚期作品《老人与海》 。这种硬汉精神便在桑提亚哥的一句名言中得到总结: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
海明威这部分小说中的人物 。往往具有孤独、刚硬的性格 。形象鲜明生动 。感染力强 。他把这种硬汉性格放到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体现 。以主人公的胜利来展示人物的英勇顽强的精神 。
这在早期的短篇佳作《打不败的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年老的斗牛士曼努尔 。青年时曾以武艺超群和刚勇顽强而威震斗牛场 。但青春的大好时光一经消逝 。他便不再为斗牛界所青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