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例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一句( 二 )


意思:选择别人好的学习 , 看到别人缺点 , 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 如果有 , 加以改正 。
出处:《论语》 , 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 , 成书于战国前期 。
原文节选:"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译文: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 , 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选择别人好的学习 , 看到别人缺点 , 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 如果有 , 加以改正 。”
扩展资料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 , 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 , 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 , 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 , 因此称为“论” 。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 , 圣人之语言 , 论者 , 诸儒之讨论也 。”其实 , “论”又有纂的意思 , 所谓《论语》 , 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例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一句】现存《论语》20篇 , 492章 , 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 , 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的后一句是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的后一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论语·述而》 。
原文:
1、子不语怪、力、乱、神 。
2、子曰:“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3、子曰:“天生德于予 , 桓魋其如予何?”
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 是丘也 。”
5、子以四教:文 , 行 , 忠 , 信 。
译文:
1、孔子不谈论怪异 , 施暴逞强、以力服人 , 叛乱 , 鬼神 。
2、孔子说:“三个人同行 , 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 , 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
3、孔子说:“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赋予的 , 桓魋能把我怎样呢!”
4、孔子说:“你们大家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不教的吗?我没有什么隐瞒不教你们的 。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的 , 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
5、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
扩展资料: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 , 共包括38章 , 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 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 , 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 , 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 , 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 , 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 , 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
凡有一点特长的人 , 他都认为有可资借鉴取法之处 。就是有错误的人 , 他也认为可以作为反面教材 , 观照自己的言行有无同样的不足 。他喜欢以别人为师 , 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