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长歌行翻译 李泌长歌行表达什么意思( 二 )


还有《李邺侯年谱》系此事在天宝元年来看 , 这则残句是〈感遇诗〉的内容 , 为李泌二十一岁时所作 。按史传以及笔记的解释 , 当时李泌在朝为官 , 而此诗乃讽刺时政所作 , 虽然在诗句中仅能以为是借柳讽卿 , 但在此间至少还可以知道李泌是关心大唐 , 也不吝于讽刺奸臣 , 实是一名"颇有谠直之风"臣子 。
再看到"良弓摧折久 , 谁识是龙韬"这段诗文 , 此乃哀悼建宁王李倓的作品 , 虽然今只存残句 , 但字里行间仍可见李泌深深的惋惜 。这是因为在肃宗时 , 李泌曾与建宁王一同为光复大唐贡献 , 基于共图大业的共同情感 , 李泌实不忍看到既是宗室成员、又是沙场猛将的李倓就如此枉死 。但木已成舟 , 建宁王仍难逃死劫 , 李泌作此诗 , 实是满肚的牢骚 , 为李倓此等具有"龙韬"之略的大将打抱不平 , 同时也是为大唐痛失名将感到无奈 。
建宁王李倓 影视形象
李泌在诗歌中表现出对时局、对大唐的关心 , 而在他的文章中 , 这方面的性质也更加明显 。在〈议复府兵〉与〈学士去大字疏〉中 , 李泌也都能够针对当下情势做妥善的分析 , 其文章的条理以及逻辑皆相当缜密 。再看到〈对肃宗破贼疏〉一文 , 此乃著名之"灵武定计"的内容 , 文中李泌展现他韬光养晦数年的成果 。
据大唐王朝以及"范阳"贼子的外在、内在各种因素来分析 , 以为"贼掠金帛子女 , 悉送范阳 。有苟得心 , 渠能定中国耶?"既然叛贼无得天下之心 , 李泌遂详细的订定了荡平乱军的策略 , 先后以"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 , 其后再"使子仪毋取华 , 令贼得通关中" , 则叛军就要"北守范阳 , 西救长安" , 如此疲于奔命 , 肃宗便得"以逸待劳" , 时机成熟而一举"取范阳"、"得两京" , 此乃真正"务万全 , 图久安 , 使无后害"的长远之计 。李泌此疏 , 内容严谨、分析精细 , 叙述流畅而铿锵有力 。
而今日回顾安史之乱 , 李泌能够设计出如此完美的策略 , 其见识与远略的确非同小可 , 可惜肃宗无法贯彻其计 , 但这也无损〈对肃宗破贼疏〉的价值 , 此文亦可视作李泌文章之代表作 。
李泌 影视形象
李泌为大唐奉献许多 , 尤其在肃宗、德宗二朝 , 无人能出其右 。但也别忘记 , 在李泌为朝廷竭心尽力的外表下 , 他骨子里却仍好玄道、重养生、喜隐逸 , 是对于生活品质有所要求之人 。如〈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一诗 , 此诗乃李泌的奉制之作 , 在此等隆重的作品类型中 , 他却还是写出"未追赤松子"此种富有玄道意味的句子 , 此可见 , 李泌对玄道之事的偏好是多么的高 , 才在诗中寻求发泄 。
而李泌重视生活品味与细节 , 亦有诗为证 , 诗句云"旋沫翻成碧玉池 , 添酥散出琉璃眼" , 此诗为德宗煎茶时请李泌即兴所赋之诗 , 从"碧玉"、"添酥"、"琉璃眼"等字眼可知李泌定为行家 , 否则如何能够将与茶相关的术语如此妥善的置入诗中 , 还能将茶之色彩、动态、风采等形容的如此维妙维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