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什么意思?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四 )


2、理想主义的“大义之气”:为老师孤注一掷 , 为天下孤身犯险没有理由也会相信 , 没有力量也要保护的人 , 阁下难道没有吗?
在《鹤唳华亭》中 , 虽然皇太子萧定权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 , 腹背受敌 。但 , 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孤军作战 。其实 , 在他身边一直有两股力量存在 。一是以卢世瑜为中心的主持正义的忠臣团体 , 一是在前线为国效忠手握兵权的舅舅和表兄 。
然而 , 正是皇太子的这两股力量成为皇上的心腹之患 , 每每以此来挟制太子 。有时候 , 与其说卢世瑜和顾思林是皇太子的拥护者和守护人 , 倒不如说他们是皇太子不惜一切想要保护的人 。而 , 事实上 , 在皇上面前皇太子的力量又微乎其微 。
剧中 , 萧定权曾先后两次面临两难抉择 。
首先廷试案 。卢尚书冒死进谏、陆英父子入狱 。二者都是为太子尽忠 , 皇上却让太子在其中做出选择 。太子为了情 , 放弃了正义 。给了老师谥号 , 牺牲了陆英父子 。
在这里 , 他为了卢尚书的千古名誉孤注一掷 。十五年的师生情 , 以死换取太子位 。他不能让老师死后还背负一个“谬”字 , 所以 , 他孤注一掷 , 以陆家满门性命来换取恩师一世清名 。虽后来以娶太子妃为缓兵之计 , 但也没能免了陆英父子的杀身之祸 。可谓谬矣 。
然后是童谣案 。直接关乎舅舅安危 , 太子起初想用陆英父子惨遭陷害的真相 , 换舅舅安全 , 却被陆文昔挽回 。之后 , 在舅舅的决策中 , 他知道自己得在百姓和皇位之间做出抉择 。
舅舅说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太子说 , 你说的骨 , 是我的民 。
在这里 , 太子为天下孤身犯险 , 终于选对一次 。君臣之礼 , 家国情怀 , 占了上风 。他说 , 他姓萧 , 不姓顾 。他说 , 他知道父子君臣是五伦之首 。
在儒家思想中 , 君使臣以礼 , 臣事君以忠 。由于皇太子萧定权受这种思想腐蚀太深 , 即使皇上无论对他还是对舅舅 , 都没有以礼相待 , 但他仍选择让舅舅以忠报君 。
这里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大义之气” 。萧定权的两次人生抉择 , 看起来是第一次错了 , 第二次对了 。细想起来 , 其实又无所谓绝对的对与错 。说到人情 , 太子的选择取舍是对的 。但论及功业 , 太子的举动又未必不是将自己引向绝路 。毕竟 , 自古以来 , 柔弱者无以成大事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 只能是当权者拿来约束臣民 。而一介儒生 , 无以成君王 。
3、“可待”之情:相濡以沫 , 只是佳事;相忘于江湖 , 才是幸事“可待”的意思 , 不应该是可待追忆 , 而是 , 请你 , 再等等我 。
在《鹤唳华亭》中 , 陆文昔与萧定权在画屏定情之后 , 相约去大相国寺会面 , 却被家父及时拦下 。而陆英的反对还不是最主要的 , 由于陆英和李明安的交情深厚 , 皇上更不愿意让太子和陆家结亲 。
后来 , 廷试案发生 , 陆文昔父兄入狱 , 他们之间的情意颇费几番周折后 , 终以太子的断然和无情画上句点 。从此萧郎是路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