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锭 铜锭怎么炼出来的( 二 )


新疆拜城特大型古代冶炼遗址是一处隐身天山深处的古代冶炼遗址 。经过初步考证 , 这处遗址为炼铜遗址 , 但其准确的延续年代和采矿冶炼工艺流程等尚不清晰 。该遗址东西宽约2500米 , 南北长约1000米 , 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 。遗址内散布着冶炼所遗留的废渣 , 用冶炼废渣砌垒的古代住房的痕迹清晰可见 。遗存的7座冶炼窑炉除个别局部坍塌外 , 其他都保存完好 。这几座古代冶炼炉高约3米 , 由炉基、风沟和炉缸等部分组成 。从坍塌的一座冶炼炉的内部看,炉壁清晰可见 。史料显示,这里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冶炼活动 , 过去曾发现11处古代冶炼遗址 , 但规模均比此次发现的小 。此外 , 这里还有铸造遗址 , 且往往和城址连在一起 。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尼勒克县城南 , 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 , 距今约2600年~2400年 。遗址包括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和奴拉赛古铜矿开采冶炼遗址 。在圆头山古铜矿遗址 , 人们发现了露天采掘矿坑和大型石器 。奴拉赛铜矿采矿区已发现十余处竖井洞口 , 有的竖井深达20米左右 , 宽约5米 。洞口周围和竖井中有大量的矿石和圆形或扁圆形的石锤 。这里有经过粗炼的呈圆龟形的白冰铜锭 , 铜锭的含铜量达到60% , 是一处品位很高的富矿 。这样古老的采矿炼矿遗址不仅在新疆是首次发现 , 在全国和中亚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 。
新疆若羌瓦石峡古城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 , 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遗址 , 也是新疆重要的手工作坊遗址 。20世纪80年代 , 瓦石峡遗址发现了冶金、玻璃 *** 的遗存 。瓦石峡遗址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冶炼炉渣和各种金属、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实物 。从炼铁渣的分析情况来看 , 炉渣中有少量钒钛磁铁矿物质 , 这也许与邻近地区的矿产资源有关 。对瓦石峡遗址炼渣等相关冶炼遗物的检验分析和金相观测分析结果表明 , 这里的炉址为炼铁炉和炒铁炉联用的炉址 , 其冶炼工艺为生铁与炒铁联用 , 而炒铁技术是中国古代生铁炼钢法的一项创造 。
兴于中原的冶炼技术推动新疆冶铁技术进步专家认为 , 虽然铁器在新疆出现的时间在公元前1000年前 , 但是冶铁术在新疆出现的时间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 新疆地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并不迅速 。早铁器时代 , 希腊人、 *** 人、雅利安人、粟特人、高加索人等民族把铁器带入新疆 。但是 , 铁器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并未在当地的塞人、羌人、月氏人、蒙古人和土著人之间迅速传播 。种种迹象表明 , 铁器文化从西亚进入中亚地区以后 , 在一段时间内并未在新疆落地生根 。
铁器进入新疆初期 , 仅仅限于少数携带铁器民族自己的使用 。后来 , 这些使用铁器的民族在入主新疆之后 , 可能因为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中断过对铁器的使用 。总而言之 , 铁器在新疆被普遍发现是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 。从发现来看 , 新疆早铁器时代上限可定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 , 下限可定在公元前2世纪 。也就是说 , 新疆的早铁器时代始于商末周初 , 结束于西汉 。在西汉时期 , 新疆已全面进入铁器使用时代 。
【铜锭 铜锭怎么炼出来的】在此期间 , 铁器开始从新疆传入中原 。由于融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 冶铁技术迅速发展 。自张骞出使西域后 , 中原地区先进的冶铁铸造技术反过来传入西域 , 相互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铁冶炼和铸造业的发展 。特别是中原地区先进的高炉鼓风炼铁技术传入后 , 大大提高了新疆的炼铁技术和质量 , 生铁冶铸技术也得以在新疆推广和使用 。史料记载 , 西域地区的金属工艺较为原始 , 所制备的武器和工具性能很差 。在接触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炼铁和加工技术后 , 西域的武器质量有所提高 , 军队的战斗力也随之增强 。这一划时代的技术变革 , 可以视作该地区早铁器时代的结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