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李颀此诗,约作于公元747-748年(天宝六、七载)间 。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所谓胡笳声,也就是《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 。所以董大是弹琴而非吹秦胡笳 。
这首诗通过董大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来赞赏他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也以此寄房给事(房琯),带有为他得遇知音而高兴的心情 。
诗开首不提董大而说蔡女,起势突兀 。蔡女指东汉末年的蔡琰(文姬),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拍,等于段) 。三、四两句,是说文姬操琴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的场面,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 。五、六两句反补一笔,写出文姬操琴时荒凉凄寂的环境,苍苍古戍、沉沉大荒、烽火、白雪,交织成一片黯淡悲凉的气氛,使人越发感到乐声的哀婉动人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对胡笳声的来由和艺术效果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幽邃的艺术境界 。读者要问:如此深挚有情的《胡笳弄》,作为一代名师的董庭兰又弹得如何呢?于是,诗人顺势而下,转入正面叙述 。从蔡女到董大,遥隔数百年,一曲琴音,把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 。
先拂商弦后角羽,至野鹿呦呦走堂下为第二段 。董大弹琴,确实身手不凡 。先拂句是写弹琴开始时的动作 。古琴七弦,配宫、商、角、徵、羽及变宫、变徽为七音 。董大轻轻地拂拭琴弦,次序是由商弦到角弦,意为曲调开始时迟缓而低沉 。琴声一起,四郊秋叶被惊得摵(sh设)摵而下 。一个惊字,出神入化,极为生动 。诗人不由得赞叹起董夫子来,说他的演奏简直象是通神明,不只惊动了人间,连深山妖精也悄悄地来偷听了 。言迟两句概括董大的技艺 。言迟更速、将往复旋,指法是如此娴熟,得心应手,那抑扬顿挫的琴音,漾溢着 ***,像是从演奏者的胸中流淌出来 。
董大的指法使人眼花缭乱,那么琴声究竟如何呢?诗人不从正面着手,却以种种形象的描绘,来烘托那凄恻动听的声音 。琴声忽纵忽收时,就像空廓的山间,群鸟散而复聚 。曲调低沉时,就像浮云蔽天;清朗时,又像云开日出 。嘶哑的琴声,仿佛是失群的雏雁,在暗夜里发出辛酸的哀鸣,嘶酸的音调,正是胡儿恋母声的继续 。诗到此忽然宕开一笔,又联想起当年文姬与胡儿诀别时的情景,照应了第一段蔡女琴声,而且以雏雁喻胡儿,更使人感觉到琴音的悲切 。接着二句,引自然界景物来反衬琴声的巨大魅力 。琴声回荡,河水为之滞流,百鸟为之罢鸣,世间万物都为琴声所感动了,这就是通神明了 。其实,川不会真静,鸟不会罢鸣,只是因为琴声迷住了听者,洋洋乎盈耳哉,唯有琴声而已 。诗人接着指出,董大的弹琴不仅仅是动听而已,他还能完美地传递出琴曲的神韵 。侧耳细听,那幽咽的声音,充满着汉朝乌孙公主远托异国、唐朝文成公主远度沙尘到逻娑( *** 的另一音译)那样的异乡哀怨之情 。这与蔡女造《胡笳弄》的心情是十分合拍的 。
直到幽音以下四句,诗人才从正面描写琴声,而且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 。幽音是深沉的音,但一经变调,就忽然飘洒起来 。忽而象长风吹林,忽而象雨打屋瓦,忽而象扫过树梢的泉水飒飒而下,忽而象野鹿跑到堂下发出呦呦的鸣声 。轻快悠扬,变幻无穷,不禁使听者心醉入迷 。
这一段,诗人洋洋洒洒,酣畅淋漓,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董大弹奏《胡笳弄》的情景 。由于董大炉火纯青的技艺,蔡女十八拍丰富的琴韵得到充分的体现 。诗人对董大的赞慕之情,自在不言之中 。最后四句,是兼寄房给事的 。唐朝帝都长安,皇宫面南坐北,禁中左右两掖分别为门下、中书两省 。凤凰池指的是中书省,青琐门是门下省的阙门 。给事中正是门下省之要职 。诗没有提人而人在其中,而且暗示其密迩宫廷,官位令人羡艳 。最后,诗以赞语作结 。房琯不仅才高,而且不重名利,超逸脱略 。这样的高人,正日夜盼望着你抱琴而去呢!这里也暗示董庭兰得遇知音,可幸可羡 。而李颀对董弹《胡笳弄》的欣赏,以及所作的传神的描摹,自然也非知音莫能为 。
推荐阅读
- 牛奶和橙子隔多久吃
- 怎么做简单的手工灯笼
- 有没有写“香”的古诗词?古人是如何焚香的?有什么典型案例?
- ai怎么画购物图标
- 西安、成都、重庆这三个国家中心城市,谁的发展前景更好?
- 喝牛奶吃橙子会中毒吗
- 哪些诗词里有关香的描写?
- 监外执行要回户口所在地吗
- 不说发展潜力,只看现有情况,成都和重庆在全国可以排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