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买书、藏书?


买书藏书都是因为喜欢 。我有藏书几千册 。我全部阅读过 。有的反复多次阅读 。我喜欢被这些故事包围 。喜欢把自己埋在书里 。岁月和文字的气息 。有着特别的诱惑 。让我无法自拔 。
其他观点:
家有书千卷 。读完无一人 。
现代人几乎家家都有藏书 。但真正读完的几乎没有一个 。这其中就包括我自己!
但是呢 。虽然书橱里、电脑里的书都没读完 。我却还喜欢继续买书、藏书 。买来之后也许看了几章、十几章 。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又放下了......
直至 。家里堆满了没看完的书!

你为什么买书、藏书?

文章插图
对于出身清贫的人来说 。要想从八十年代的农村走出去 。唯一的一条出路就是读书!
那时候 。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人家里有整整的一面书墙 。浓浓的书香 。厚厚的书籍 。让受到强烈视觉和心理冲击的我 。暗暗发誓一定要多读书!
所以 。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读更多的书!”
因为家在农村 。没有钱买书 。
所以 。从小学到中学 。除了课堂用书以外 。我读的其他书都是厚着脸皮借来的 。或者从好书的朋友那里借 。或者从老师那里借 。或者从那些家里有藏书的邻居处求借......几乎没有一本书是自己买的 。
但正是靠着厚脸皮 。我在整个义务制教育时期几乎读遍了周围十几里人家的书 。
你为什么买书、藏书?

文章插图
后来 。我走出农村去外地求学 。更加饥渴地读书 。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曾说 。“哪怕是饿着肚皮 。也要读书!”
那个时期 。学校图书馆的书、校外书店的书 。同学借来的书......几乎所有直觉认为能提升自己底蕴的书和小说都被我租借来了 。夜以继日地读着 。
因为 。那个时候很多和我一样的人 。都信奉这样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可以说 。我的跨度达十几年的求学年代 。就是借书、读书的年代!
你为什么买书、藏书?

文章插图
在我认识的人中 。好像没有人比我更喜欢读书了!
不过 。求学年代厚着脸皮、卑微借书的经历 。也许一直影响、暗示着我的心理 。所以 。等到自己有了经济能力 。我就开始大量地买书!
如果你去我家里 。你会发现整整两个书柜装满了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小说等方面的书籍 。不下上千册 。
如果你查看了我的两台电脑 。会发现有上万册世界名著、诗词、管理和英语学习方面的电子版书籍 。躺在硬盘里!
这么多书 。真正被我读完的却不足十分之一!
读不完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 。是因为工作太忙 。刚拿起一本书读了一点 。就被繁忙的工作挤占了时间 。有时候 。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 。让你静不下心来读书 。有时候 。是因为我们自己变得自大了 。匆匆读了几章认为没有意义就放下了......
但是 。想‘读书’的念头却不受上面因素的影响 。一直潜藏在大脑、心灵里 。并被养成一种习惯:只要是我认为有用的书 。就买下了!
所以 。我们家里的书才会越来越多 。越多越买!
你为什么买书、藏书?

文章插图
作为处女座的我 。是一个爱收拾的人 。
每次在家里收拾家务 。很多新买的、无用的东西都会被我收拾走 。或者扔掉 。或者捐出去 。
但唯独书 。既不舍得扔 。也不舍得送人 。每次都会怜惜地拿起、擦拭 。读了几页又放下 。让它渐渐被尘土再次蒙上......
畅销书作家迈克尔·西蒙斯曾说过:“即使没有时间把书全部读完 。只是把书架或电子阅读器塞满对你也有好处 。”
也许 。这才是我们家中书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
其他观点:
【你为什么买书、藏书?】至于问到为什么买书藏书?最初的动因是为了能及时看到自已想看的书 。我们这代人是经历过书荒年代的 。文革前 。自已是青少年 。想独自去买书的可能性很小 。更何况那时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很窘迫 。不可能有余钱去多买书看 。文革一来 。经典文学被扫地出门 。找书看真是难中之难 。有幸藏留下来的书是被翻得破破烂烂的东西 。即使是这样的书 。也被当作宝贝似的 。你想看也机会难得!当时喜欢读书的人 。无不立下誓言 。假如有一天能买到自已仰慕的书 。自己喜爱之书 。那怕借债累累 。也心甘情愿!这一天还终于来了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大量出版发行的品种繁多的中外文学名著 。我与我的朋友们是饥不择食地见一种买一种 。那怕暂时不看的 。或者觉得装帧印刷 。封面设计附合自己胃口的 。一律购下 。免得今后想看而得不到它 。就这样藏书就丰富起来了 。而且越买越上瘾 。即使对同一套书 。尽管内容一样 。但看中它的设计美观 。插图精美 。重又购买 。比如《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已买了八十多个版本 。《列夫托尔斯泰文集》也买了三个版本 。俄苏文学名家的文集 。选集 。都藏有两个版本以上 。这是连我自已也控制不了的事啦!大凡藏书者都知道自已所藏的书 。这一辈子也难看完了 。可一旦看到新版旧书中的精品 。仍然是不願放过机会 。总是赌咒发誓地说这是最后一回了 。但藏书的瘾病是治不了的哟!每当拿起一本新买的 。自认为珍贵的书 。无论是它是新的 。还是旧的 。坐在安静的书间翻看的时候 。那有多大的享受!精神空间是多么自由与广阔!难怪苏联作家巴乌斯托托夫斯基一到休假空闲时 。立马提了一箱子书找僻静的乡村躲起来 。一边啃面包 。一边读书去了 。当然 。在无干扰的环境里 。巴乌斯托夫斯基写下了诗一般的散文和小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