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是由荷兰人哈勃·杨斯亲手发明的,于1608年首次制成 。它利用凸透镜或凹面镜组成光学系统,能够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宇宙 。天文望远镜不仅开展了天文学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促进了光学技术的发展 。后来,天文望远镜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成为领先现代天文学的基础科学仪器 。

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文章插图
作者:孙惠柱
两名科学家各自看天,能有什么“戏”吗?去剧场前我是有所疑虑的 。
没想到,音乐剧《星际信使》只用了3位演员,就做出了一部动人的关于科学家伽利略的戏,我的观感甚至超过了那部远更著名的话剧《伽利略传》 。《伽利略传》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经典剧作,1979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大剧场上演该剧,连演80场,好评如潮 。布莱希特是我几十年来致敬和研究的偶像,看了《星际信使》以后,我却更看好这部音乐剧,觉得这位“伽利略”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
好看和有意义
伽利略一生的故事丰富多彩,哪些部分最好看、最有意义?“好看”和“有意义”常会不一致,有的戏追求好看而影响了意义,有的戏强调意义却不好看 。音乐剧《星际信使》做到了好看而有意义,但其意义与《伽利略传》不一样 。音乐剧前半段较多地展现了科学家发现和分享的快乐——这一点在布莱希特的话剧里几乎是被刻意淡化的 。音乐剧把历史上只通信来往却从未谋面的意大利人伽利略和德国人开普勒调度成想象中的对话——用了很多他们信中的语言 。两个人从最初的谈不拢到后来同时用望远镜探索星空,还用歌声把观众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
音乐剧后半部触及伽利略人生中不快乐的部分:他遭到宗教法庭的审判,为避免被火刑烧死而选择认罪请求饶恕——这个点是强调思辨的《伽利略传》的重心所在 。布莱希特创作这部剧所用的时间最长,从1938年的丹麦到1947年的美国,他不断地写、不断地改 。当时,他为自己同胞中的一些科学家、思想家投靠纳粹而痛心,他的笔锋冷峻远多于浪漫、批判远多于颂扬 。而现今,我们观看这部《伽利略传》,会觉得其过于高冷,不如我熟悉的另几部布氏名剧《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等那样抓人 。
《星际信使》则塑造了一位更加可爱的伽利略 。韩国编剧白承祐并未因要为尊者讳而回避他曾向教皇求饶求生这一历史事实,只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科学家迫不得已认罪保全生命,但并未毁坏他用以进行实验的望远镜,还保留了关键的实验成果,一旦时机到来,还是会绽放光芒的 。他始终心存希望:“但仍会有光芒,抹不去的星光;答案一直回荡,真相不能就此埋藏 。我要让世界知道,星际的辉煌 。”
【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在伽利略为了科学与教会抗争的过程中,他和开普勒的友情、和女儿玛利亚的亲情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些“情”在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中就很少——伽利略自私到独自贪吃好东西,甚至还不许女儿出嫁 。而《星际信使》里的玛利亚则是出于信仰自愿去当修女而不嫁人 。她虽然反对父亲与教皇作对,却深爱着父亲,真心希望他能“低一下头”活下来,还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玛利亚这种两全其美的希望和内心的纠结,让观众特别容易有代入感,很难不为她悬心 。幸好,当时的教皇也是一位科学家,他和伽利略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协,虽然给他判了终身监禁,但很快就改成软禁,还给他提供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让他完成了一部重要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后来的一切都可以证明,伽利略口服心不服的“认罪”这一权宜之计,并不算是不可饶恕的人生污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