丬这个偏旁读什么字怎么读?丬这个偏旁读什么 新闻( 二 )


关于“愇”的写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玉篇》云:‘愇,怨恨也 。’《广韵》引《字书》:‘愇,恨也 。’皆不云同韙 。”王筠的《说文释例》:“是部韙文愇,《玉篇》在《心部》,注曰:‘怨恨也 。’《广雅》:‘怨、愇、很、恨也 。’皆不以为韙之籀文,第音不异耳 。《集韵·七尾》韙下继收愇字,两字各义,然则宋时《说文》尚无此重文也 。”由此可见,今本的愇字重文,很可能是后人添改的,“愇”与“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字 。
(《春秋左传》书影)
《说文》引用的“犯五不韙”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陆德明释文:“韙,是也 。《苍颉篇》同 。”犯了“五大不对”却要攻伐他人,这种人丧失军队,难道不应该吗!
又比如《汉书·叙传下》:“昭韙见戒 。”颜师古注称:“张晏曰:‘韙,是也 。明其是者,戒其非也 。’”大意就是:言明其是,戒其非 。

丬这个偏旁读什么字怎么读?丬这个偏旁读什么 新闻

文章插图
(《汉书》书影)
现代汉语最经常用的“冒天下之大不韙”是成语,其中的韙,用的就是它的本义,即“是;对”,这个成语比喻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 。
此外,韙还有赞美义 。《古今韵会举要·尾韵》引《增韵》:“韙,美之之意 。”如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罔有不韙 。”李善注引薛综曰:“韙,善也 。”李周翰注:“韙,美也 。”
韙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韙字的小篆写法)
2、尟 。读xiǎn 。现代汉语部首检字法尟字归在“小”部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尟,是少也 。尟俱存也 。从是、少,贾侍中说 。”这里的贾侍中指贾逵,我们说过,凡许慎称“从某、某”的,都是会意字 。这个判断清代以前的学者基本认可,但近世学者有人认为“是少”无义,当为“从少、是声”的形声字,并且争论较多,我们暂时仍依同许慎的本义来解说 。
尟的本义同“鲜”,即“少” 。如尟(鲜)为人知;寡廉尟(鲜)耻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易·系辞》:‘故君子之道鲜矣 。’郑本作尟,云:‘少也’ 。又,‘尟不及矣 。’本亦作鲜 。又《释诂》:‘鲜,善也 。’本或作尠(亦读xiǎn),尠者,尟之俗 。”《集韵》:“尟,或作鲜 。”也就是说,尟是鲜的异体字,尠是尟的俗字 。
尟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尟字的小篆写法)
3、辵 。读chuò 。现代汉语“辶”(走之)是辵的异体字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辵,乍行乍止也,从彳(chì),从止 。读若《春秋公羊传》曰:‘辵阶而走’ 。”会意字 。本义是步履踌躇 。
既是会意字,就从字形说起,看“辵”字的字形演变,如图:
(辵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有两种写法,1、写作从彳,从止 。2、写作从行、从止 。
行,甲骨文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彳,是行的一半,表达的意义相同 。止,甲骨文像人的脚趾之形 。人的脚趾在道路上,会意行走 。半行半停,其实就是它的本义,即步履踌躇 。这很正常,在十字路口,人大多是踌躇不定的 。
(十字路口的人)
但段玉裁、王筠都认为不妥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从彳,从止”作“从彳、止 。”看似改动不大,其实很重要 。王筠《说文句读》说得更清楚:“许君以字形有止,遂说以乍止,非也 。部中字皆行义 。辵与行同意,行不能左行而右止,辵不能前行而后止,止只是足耳……《广雅》:‘辵,犇也 。’《玉篇》:‘辵,走也 。’是也 。”意思差别出来了,一个是乍行乍止,一个是踌躇不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