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用量

鹿茸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有滋阴补肾、益精强身、抗衰老等 。鹿茸的食用 *** 一般是先泡软,然后清洗干净,用刀片剖开,加入煲汤或蒸煮 。按照个人体质和需要可以适当增减用量,一次食用不宜过多,一般为3-5克即可 。鹿茸一般用作食疗和滋补,应按照医嘱或专业人士推荐使用 。

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鹿茸的食用方法和用量

文章插图
进入冬至节气,不少市民开始琢磨如何进步 。中医一向主张药食进补, 并认为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机,俗话说: “冬日进补,来年打虎”,鹿茸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 。鹿茸为中药三大补药之一,和人参、阿胶被称为中药三宝 。
那么,鹿茸究竟有什么效用?应该怎么挑选、怎么服用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邓聪为大家一一解答 。
鹿茸可补元阳、生精血
《本草纲目》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 。中医认为,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入肝肾二经,性温,味甘、咸,其性温而不燥,即补元阳又生精血,无论真阳或精髓亏虚皆可服用 。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畏寒乏力,眩晕耳鸣,四肢痿软,腰痛尿频,男子阳痿遗精,女子不孕,胎动不安,月经失调,虚寒崩漏,以及小儿行迟、齿迟等症 。
现代研究发现,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 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
假鹿茸往往能溶于水
邓聪介绍,鹿茸来源于梅花鹿或者马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嫩的鹿角,前者称“花鹿茸(黄毛茸)”,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密生红黄色或深色纤细茸毛,后者称“马鹿茸(青毛茸)”,外皮灰黑密生灰色或黑黄色粗长茸毛 。
根据切片的部位,鹿茸大体可以分为蜡片、粉片(白、红)、沙片、骨片 。鹿茸顶端切下的很少几片黄白色蜡状的就是蜡片,蜡片有的会带有血管干燥后留下的血丝状物,这种切片称为血片,是最为优质的鹿茸饮片 。而粉片是鹿茸的中间部分,起粉,片面光滑,有细孔,疗效次之,受鹿血灌注的便是红粉片 。沙片、骨片接近骨质与鹿骨毗连,效力最薄弱 。
由于鹿茸是名贵中药材,有不法分子会制造假鹿茸牟利,消费者如何辨别呢?邓聪指出,假鹿茸多数是用动物毛皮包裹动物骨胶等仿造的,质重坚韧,不易切断,能溶于水,而且溶液呈混浊状 。所以,一般选购鹿茸片以体轻、边缘较薄、中间蜂窝状孔隙较小者为佳 。
另外,正常的鹿茸切片中间都会有炮制后留下的少量的干燥鹿血,呈不均匀的黑褐色 。在市场上有的鹿茸切片呈均匀的白色,这是以过氧化氢溶液或经过硫黄等氧化剂处理过的 。
阴虚阳亢、肺有痰热忌服
邓聪指出,鹿茸一般切片含服或研磨冲服,不宜入煎剂久煎,原因一是鹿茸很多成分不溶于水,二是鹿茸经过高温长时间加热,有效成分破坏较多 。
①噙化服 。将鹿茸切片,每次0.3~0.5克含于舌下,借助唾液将其泡透,吞咽津液,初含味微腥,直至药味淡薄以后,再将它嚼啐吞下 。
②研粉服 。将鹿茸研末(注意:在研粉加工时,不宜高温烘烤,否则鹿茸的很多有效成分易破坏),每次0.5~1克,温水冲服,或调入粥、补益类药膳等内直接服用 。
③泡酒服 。补阳的鹿茸泡酒一般宜配合些补阴药同泡,如熟地黄、黄精、枸杞子等,因中医认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一般药和酒的比例为1:5,宜用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加盖密闭,每隔二三天晃动一下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析出,需浸泡半个月以上 。每次饮用10~20毫升 。酒量不大的,可兑白开水,稀释后饮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