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高考成绩查询 2013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二 )


去年高考,考生何晴(化名)的成绩距本省一本线差7分 。按照“七分考,三分报”的说法,填报志愿对何晴来说十分关键 。因此,当教师的叔叔、给自家孩子报过志愿的姑姑都当起何晴的“军师” 。
经过多番讨论,直至一本征集志愿时,一家人才达成一致,“捡漏”了几所学校 。最终何晴去了一所农林类本科院校学习管理学 。
也有人因被求助而感到烦恼 。一名受访者说,她学历较高,且在省城工作 。在一些亲戚眼中,俨然已成为志愿填报“专家”,每年高考季,都会有人找她咨询,但作为非专业人士,她很难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有时凭借经验给出一些建议,也会让她感到有“负担”:“我掌握的信息只有成绩,对这些孩子也不了解,对数量繁多的专业更是一知半解,怎么能帮他们作出一个关乎人生走向的决定呢?”
志愿填报市场兴起 服务良莠不齐
旺盛需求下,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迅速兴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达到9.5亿元 。相比2016年1.3亿元的市场规模,增长了6倍多 。
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2013年,百度首次在移动端实现“报考查询功能”;2019年,阿里推出“夸克”,提供志愿辅导、模拟填报、AI录取预测等服务;2021年,腾讯推出“招生通”和“新高考通”;前不久,抖音上线“高考主会场频道”……
提供志愿填报、生涯规划服务的“一对一”线下指导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收费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
智能填报、专家指导,又是否能满足考生、家长诉求?近日,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采访多名购买上述服务的消费者,大家指出不少使用“痛点” 。
对于智能填报系统,反映的问题包括:“页面过于花哨,不知道点哪里”“成绩、位次、选科一经确认无法修改”“录取率只有1%的学校放到最前边”“不适用于提前批次模拟填报”“不适应于预科”“具体问题需要咨询各校招生办”“点来点去又导向付费课程”“不同系统,冲保稳设置梯度也不完全相同”……
线下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服务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有家长发现,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没有这一职业资格 。许多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考证服务,往往花几千元就能获得证书,报考条件甚至仅需满足“大专及以上学历”“年满18周岁” 。“专家”不一定“专业”,如果匆忙下单,很难得到满意结果 。
一位家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他和身边人购买的志愿填报服务,普遍存在“套路”——宣传时,以个案夸大服务效果,给消费者最高承诺,真正交钱以后,又是求稳,建议考生报考“兜底”院校,以实现“录取”的最低承诺 。这与大家想要“分尽其用”“压线入围”的诉求无法对接 。
围绕志愿填报服务还不时会产生一些纠纷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以“高考志愿填报”为关键词搜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找到400余篇文书,比如,有家长花费数万元,为孩子购买高考志愿填报或一对一职业测评、学业测评、专业选择等服务,后续却未被目标学校及专业录取;还有家长因服务机构宣传“强基计划”等优惠政策购买服务,实质上并不清楚相应服务内容,在发现孩子不够条件、无法被录取后,主张自己是“受诱导签订的合同”;更有人浑水摸鱼,组建“高考志愿填报群”,表面为填报志愿提供帮助,实质上则打着“招收复习学生补课”的旗号进行诈骗 。
一位教师直言,“好多家长多年来都总结不出孩子的性格气质,就去交给‘专家’,想在两三天时间里测试出孩子的性格特征,匹配以后的职业,我觉得这是很不靠谱儿的 *** ,花钱办不了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