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

文章插图
关中是四塞之地 。南有秦岭 。西有陇山 。北有黄土高原 。东有华山、崤山 。对外进出通道只有函谷关(潼关)、武关、散关以及萧关 。打起仗来进可攻 。退可守 。
在古代常以“百二秦关”形容关中之险 。意思是说 。只要有两万关中军 。就足以阻挡中原百万大军的进攻 。
除山河地势极为险要外 。关中土地肥沃 。民风彪悍 。既有自然资源 。也有优势兵源 。自身条件非常不错 。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天然就是个搞割据的好地方 。
不过 。虽然关中有这么多的优势 。但它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
首先是相比于关东 。关中太小了 。人口最大承载力才三百万 。仅靠这一隅之地 。无法与地域广袤 。资源富庶的关东争雄 。
其二是关中虽然易守难攻 。但闭塞的环境也使得关中军阀很难走出去 。关东军很容易就能把关中军堵死在关中 。即便关中军孤注一掷 。孤军深入 。关东军也能在河东、商於夹击 。截断关中军的退路 。(这一优劣 。巴蜀地区也同样存在)
综合这两点劣势 。我们可以发现 。关中虽然有争夺天下的条件 。但仅靠关中是不够的 。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

文章插图
所以 。历史上立足于关中的政权 。凡是有意要夺天下 。正式与关东军阀决战前 。都会先攻略河东、洛阳、巴蜀 。在增强实力之余获取东出关东的战略主动权 。
就拿秦国举例说 。秦人争夺天下之前 。先拿下了山西南部(河东) 。保障秦军东出不会被北面来敌截断;然后用阴谋诡计 。夺取了楚国的汉中 。在秦楚交界之处(商於)建立若干前沿基地 。以先发制人之势压制住楚军反扑 。保障秦军东出不会被南面来敌截断 。
这样一来 。有两翼策应 。秦军东出 。去往中原的道路就彻底打通了 。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

文章插图
宋朝之前 。中国一共有六次大一统:秦统一全国、西汉统一全国、东汉统一全国、西晋统一全国、隋统一全国、唐统一全国 。
回看这六次大一统可以发现 。除了东汉和西晋外 。其余四次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西汉统一天下、北周灭北齐、唐朝的一统 。都照搬了秦国人的套路 。
▼楚汉对峙时期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

文章插图
前秦统一北方的过程略有不同 。它没有占据巴蜀 。不过不管怎么说 。前秦也拿下了东出主动权 。并利用前燕内讧之机 。一统北方 。
▼前秦、前燕、东晋对峙时期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

文章插图
搞清楚了立足于关中夺天下的前提条件 。我们再看三国时代 。
得关中者得天下之所以给人一种在三国时代失效的印象 。无非就是两点 。
一 。占据关中的董卓集团没能统一天下 。
二 。以马超、韩遂为代表的关西军阀没能打败曹操 。
结合前面给到的关中统一天下的条件 。我们看董卓集团和关西军阀 。
他们取河东了吗?没有 。
他们在荆襄建立前沿基地了吗?也没有 。
他们攻略巴蜀扩充实力了吗?还是没有 。
董卓早期 。他手握关中 。洛阳及河东也在他掌控中 。割据陇西的马腾、韩遂有与他合作的意向 。刘焉在益州的统治不稳 。董卓也有吞掉他的可能性 。可以说 。当时董卓的基本盘面很好看 。如果他能整合关中、陇西、益州的土著势力 。灭掉四分五裂的关东诸侯联军 。继而统一天下 。可能性极大 。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为什么到三国却失效了?

文章插图
只不过 。马腾、韩遂还没到(已经接到董卓的邀请信了) 。董卓就死了 。而董死后 。西凉军内部迅速分裂 。李傕、郭汜先与吕布混战 。把并州系赶走(吕布、张辽、高顺等都属于并州系) 。莫名消耗了西凉军的实力 。
等到打跑并州系后 。李傕、郭汜又内斗 。关中被这两人祸害的不轻 。西凉军的实力又进一步被削弱
后来 。李、郭二人都挂了 。马腾这帮陇西军阀进入关中 。如果这时候有个能人能把关中统一起来 。关中政权也不是没机会争天下 。
毕竟曹操、袁绍正准备开打 。这一打就打了六七年之久 。时间在关中这一边 。
然而李、郭后时代的关西军阀比他们活着时还要稀烂 。这帮人毫无大志 。相互厮杀 。一转眼就浪费了十年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