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量一量比一比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 )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 ***,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 ***。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 认识刻度尺
2.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3. 认识几厘米
4. 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
过程与 *** :
结合情景了解线段的画法和意义,掌握线段使用的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
教学工具
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 。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结果 。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
1.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
2.再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3.问: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这两根线的形状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4.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向这样的的线.(指着直的线段说)
5.分别用一本厚书、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
6.将黑板上的几条线段圈起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做线段.”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 。(板书课题: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 。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
【设计意图】: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 。由趣促习,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