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简介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谦让之心,尊重他人 。孔融本可以享受优待,却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主动让位,表现了高尚的品德和风度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互相包容、理解和尊重,方能和谐相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谦让,让自己更容易被人接受和喜欢,也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

孔融让梨的故事简介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1、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优质回答1:孔融让梨故事的道理:人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表明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做人要懂得礼仪,而且不能自私,要学会分享 。孔融的行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应该多向孔融学习 。做什么事情,不能只想到自己,也要顾虑别人的感受 。不要把好的留给自己,坏的留给别人
优质回答2:"孔融让梨"的故事说明的道理是:尊重他人,让利于人 。
一方面,讲述了一个智者让贤的故事,当时孔融本可以不让梨给曹操,却选择了让利于人,从而显示出他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面,故事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要学会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地与人交往,让利于人,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修养,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优质回答3:"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人们"先让一步,再争一分"的道理 。
1.孔融虽然是个年幼稚气的孩子,但他懂得进退有据,让步退让,避免了争执与冲突,表现出了智慧和诚信的品质 。
2.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强求自己的想法和权益,要有一定的自我牺牲和忍让精神,这样才能维护人际关系和谐,达到双赢 。
3.我们应该在与人交往时,学会更好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自己做事的包容度和想象力,做到事不关己,高度关心,用心理解,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
2、说说孔融让梨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优质回答1:《孔融让梨》体现了孔融懂得遵守公序良俗的优秀品质 。
原文: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由是宗族奇之 。”
白话释义: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
李贤注解的《后汉书·孔融传》中的《融家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 。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
此文出自清朝余嘉锡所写的《世说新语笺疏》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乡试举人 。后入京,选为吏部文选司主事,丁父丧回籍 。清末停科举,立学校,应常德官立中学、西路师范学堂之聘,教授文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