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位妖艳且深受众多文人墨客追崇的女性形象 。她以其独特的美貌和非凡的才艺,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传世佳话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艺术表现中,杜丽娘的形象总是富有诗意而深具魅力 。她既是美的象征,又是智慧和才能的化身 。杜丽娘的形象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她散发出的自信、独立和追求完美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古代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智慧 。通过对杜丽娘形象的分析和理解,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塑造更加独立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 。
文章插图
杜丽娘的人物形象杜丽娘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 。守礼中不缺叛逆,温婉中多是坚强,剧中细腻地描绘了其叛逆性格的形成发展 。
1、温良贤淑的大家闺秀,苦于幽闺,乐于梦境 。游园惊梦标志着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她处在一个压抑自由人性的生活氛围里,父母的人生价值观深受理学影响,如此环境下,丽娘的性格自然有温良贤淑的一面,但她没有泯灭的自然天性也在不断成长 。杜丽娘因感春而入梦,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虚幻的梦境开启了她少女的情窦,使她难以忘怀 。
2、带有叛逆色彩的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者,因情而死,为情再生 。梦醒之后,回到无情的现实之中,杜丽娘备感痛楚,于是反复寻求那虚幻的梦境,执着而徒劳的追寻使她一病不起,为情而死是她性格的一次升华,在历尽艰阻之后,她又为情复生,则是她性格的又一次升华 。杜丽娘的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体现了“至情”力量的强大,可以使人出生入死、起死回生 。
3、指斥封建礼教勇敢捍卫爱情的反抗者,为爱抗争,终成眷属 。回到现实之中的杜丽娘敢于在朝堂之上公然对抗父亲的严命,向皇帝诉说自己的心曲,坚决保护自己的爱情婚姻又可以说是她的性格的再一次升华,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之恋和浪漫婚姻,是作家美好梦想的闪光 。
杜丽娘人物简介
杜丽娘,是明代流传很广的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中的女主角,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提供了基本的故事情节,并且经由《牡丹亭》而闻名于世 。《牡丹亭》中的许多部分还沿用了话本中的故事情节,如:【惊梦】、【寻梦】、【闹殇】各出的宾白中还保留着话本中的若干原句 。
杜丽娘乃是古典戏曲中少有的少女形象之一 。作为南安太守杜宝的掌上明珠,她的出身决定了她应该成为具有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可是在婢女春香的引诱下,她偷偷越出绣房走进花园,在春天大自然的感召下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以及心底的那一丝渴望爱情的念头,并在梦中与情郎柳梦梅幽会于牡丹亭畔 。
【杜丽娘形象分析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杜丽娘形象分析及其意义】可是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现实中她没有办法获得自己的爱情,最终只能郁郁而终 。然而其真情感动了天地鬼神,最终还魂而生,在经历了无数坎坷后和柳梦梅终成眷属 。
作者是如何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的?崔莺莺与杜丽娘是封建社会中两个执着追求爱情幸福的大胆女子,她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小姐, 都以情反礼, 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以各自的斗争方式对抗封建专制 。但由于两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人物生活的环境不同, 人物的反抗经历不同, 崔莺莺与杜丽娘的人物形象内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从崔莺莺和杜丽娘的成长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争取婚姻自主等方面, 以及戏的结局和陪侍丫鬟对她们的作用的异同的探析, 挖掘二人的反封建性, 且发现杜丽娘的叛逆性比崔莺莺略高一筹 。一、引言 《西厢记》与《牡丹亭》同为两位“资深”大家王实甫与汤显祖所创,二者虽相差几百个春秋,且并无本质联系 。但他们剧本中所创之故事与所刻画之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与价值追求,那就是讴歌真挚纯真无暇不因世俗权力压制的爱情,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义形象,同时她们也具有着与那个时代不相符合的个性精神、反抗精神、时代精神 。可以说,两位作者在那个时代就能有如此广博超前的思想,是很难得可贵很值得我们为之颂扬的 。而崔莺莺与杜丽娘则是剧中众多矛盾交织与会合的地方,她们每一次的出现,都能把故事引入一个 ***。在字里行间中,我们不禁能够读出二者所生活的封建环境对个性自由、自由爱情的压抑,同时也为她们的勇于反抗、执着于追求自由爱情的大无畏精神而感到深深的震撼 。《西厢记》与《牡丹亭》同为中国文学史与戏剧史上绚烂多姿、璀璨夺目的两朵耀眼奇葩,同时也被赞誉为我国古代古典戏剧的“双壁”,足可见其文化造诣之高 。且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也未见有可超越之作的诞生,更进一步彰显出了二者的文化艺术价值与传承魅力 。而剧中的崔莺莺与杜丽娘则分别是《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主人公,二人同为封建时代里典型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秀外慧中,都生活在理学至上,个性压抑的“存天理,灭人欲”时代,都有着共同的反世俗、反礼教、追求真挚爱情的崇高价值追求,同时二者也是封建时代很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二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的心灵契合点,同时也有截然不同的方面 。笔者此次即以此二人作为比较对象,试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她们相同相似之处与截然不同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比较二人异同 (一)相同点 1.同为贵族秀媛 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位自小就生活在深闺大宅里的富家小姐,她从出生到长大都深深的受到了她的母亲,也就是剧中的老夫人的“三从四德”的教导 。可以说她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崔老夫人之所以如此培养她,并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且仅是一个目的,就是以后可以像自己一样能够嫁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可以说崔老夫人就是封建纲常礼教的坚定执行者与维护者 。崔老夫人把崔莺莺“关”在相国府的深闺中,从来不想也不准她离开甚至踏出家门半步,除此之外,为了监视崔莺莺的日常生活,她还给崔莺莺安排了一个贴身丫鬟红娘 。她希望通过此种 *** 可以把女儿培养成一位远近闻名、内外秀中的大家闺秀 。而莺莺由于从小就受到了此种观念的熏陶,也渐渐变得耳濡目染许多,平日里就知道在家里做一些针线女红,可以说此时她的发展是很符合崔老夫人所设想的方向的 。但是正值青春年少的莺莺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异类”思想,也即伤春情感 。我们可以在她吟出的一首词中得出:“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杜丽娘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牡丹亭》里的女主人公,她极具有个性色彩,是汤显祖剧作中的典型形象 。她同样出身官宦之家,父亲为太守,母亲则为贤妻良母 。在杜丽娘小的时候,她的父亲母亲就把她的未来规划做好了,也是和我们上面所讲述的崔莺莺一样,教习她懂得诗书礼仪、琴棋书画,以便让她嫁到一个好人家,这就是她的命运 。在那个时代,理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加强了对女性思想行为的禁锢 。而作为官僚阶级的代表,杜丽娘的父亲把杜丽娘深深的闭锁在深闺之中 。而杜丽娘也如他们所愿,在与父母生活的几年中一直在闺房中不曾出门半步 。仅有一名小丫鬟春香陪伴在她的身旁,而她所见到的男性当中除了他的父亲之外就只余教书先生一人 。甚至在府中居住多年竟然连房间旁边有个美丽的园子都不知道,足可见其被禁锢之深 。此二人同为贵族秀媛,家人培育她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2.同为封建礼教之叛逆者 崔莺莺自小就生活在相国府之中,吃穿不愁,社会地位也高于普通人 。而崔夫人也在试图努力把她打造成一个标准合格优秀的大家闺秀,以便以后莺莺长大了能够将她许配给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并且在未征得崔莺莺的同意下就把她许配给了门第相当的郑恒 。这体现出了在莺莺生活的唐代,其婚姻习俗依然延续着魏晋时期,比较注重门第观念、门当户对,还有崔老夫人为了悔婚竟然说出崔家家谱中的“三辈子不招白衣女婿”的谎言,足可见其良苦用心 。但是崔莺莺却并不这么想,她对张生是一见钟情,自从普救寺里那一偶,她便春心荡漾,心有所属,只不过碍于老夫人与封建社会的伦理习俗等界限,才又爱又恨、又喜欢又不喜欢的矛盾心理,这在她接到张生的情书中可见一二 。本来红娘好心好意,却被她训的体无完肤,说要告诉老夫人,但当红娘说把情书拿给老夫人的时候,她又说出了我方才逗你呢的嗔言 。如:在 “闹简 ”一折中,崔莺莺看到了丫鬟红娘送来张生的“简贴儿” ,瞬间勃然大怒 ,“忽的波低垂了粉颈 ,氛的呵改变了朱颜”,还声称要章简贴儿 “告过老夫人 ,打下你个小 *** 下截来 ” 。她又装腔作势让丫鬟红娘传话去责备张生 ,“着他下次休是这般”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了她的既想爱又不敢爱的矛盾心理 。但是后来人性最终战胜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腐朽思想 。她充分的遵从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管张生的门第有多低,不管他也没有高中状元,不给他有钱没钱,不管他有无政治地位,她都依然痴心不改的爱着张生,愿意陪伴在他的左右,以至于在后来,她把自己都献给了张生,从这一点上我们即可看出她对张生的不离不弃、用情之深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崔莺莺不愿嫁于郑恒,更不愿遵从封建礼教的安排 。杜丽娘在家人的 *** 下变得温顺、稳重、矜持,但是枯燥的闺中生活也使她变得苦闷和压抑,在她内心深处一直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渴望自由被爱的心 。弹簧被压的有多弯,它的反弹就有多强,杜丽娘郁积在心目当中的情感被深深的压制住了 。而当时为了统治的需要宣扬后妃之德的《关雌》则是把她的沉睡青春深深地唤醒了 。这首恋歌本来是宣扬女性德行教化的,但是却打开了她的禁锢之心,更进一步催发了她青春的觉醒 。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追逐等都是她所深深怀念的 。在游园惊梦这一环节中,杜丽娘惊艳于园中的美丽景色,春心荡漾,在梦中幽会并交媾了柳梦梅 。这种心理安慰使得她极度空虚的情感得到了填补和满足,因此她在后来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寻梦”,以至于寻梦不得抑郁而死,甘愿为梦中的真实情感而勇于献身,这体现了她在严苛的封建社会中敢于主动追求爱情的勇气 。体现出了反传统反礼教的性格 。3.都嫁得如意郎君归 崔莺莺在普救寺中莺莺与张生偶遇后就一见钟情,但是她却不敢表现出来,体现出了她的传统观念依然很浓 。崔老夫人一家在普救寺被围,崔夫人说出谁能解除包围就将女儿嫁给他的话,张生挺身而出给自己的好友白马将军写信并成功解救了莺莺一家,崔老夫人却让莺莺与张生以兄妹相称,只字未提婚嫁的事,莺莺也并未表示过不满,这也体现出了莺莺屈从于封建伦理纲常中的父为子纲,不敢为争取自己的爱情而据理力争 。《西厢记》前面故事的发展都显示出了莺莺虽然内心想为却囿于纲常礼教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而不敢发声,只是屈从于父母与封建伦理,从故事的前面我们可以看出,莺莺是悲哀悲凉的 。但是随着后面情节的发展,莺莺在丫鬟红娘的开导和撮合之下渐渐回复了内在的本真,比如张生生病,莺莺让红娘代自己去探望,并表达关心关切之情 。崔老夫人嫌弃张生门第低,不愿让莺莺嫁于张生,莺莺却并未嫌弃张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他、想念他,并私下与他幽会,直至把自己终生托付于他 。后来崔老夫人让张生上京赶考,不中状元不准与莺莺私会结合等,莺莺根本不在意这些,从“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袭,死则同穴 。”后来张生如愿考得状元归,二人也终于圆满在一起 。在《牡丹亭》中,我们可以读出杜丽娘对爱情坚定的执着之情,她为了与梦中的柳梦梅相遇,整日思念不休,终致忧郁而终的下场 。在死之前她将自己的画像锁在匣子里,埋在亭子旁边,并托梦给柳梦梅,让其在几年之后找到并打开匣子让其复生 。甚至杜丽娘在阴间之时都敢于质问判官有关于她郎君之事,在柳梦梅如约而至并打开匣子和棺木使杜丽娘复生之后,她的父亲杜宝并不认这桩亲事,还把柳梦梅关到了监狱之中,后来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后才把他放了出来 。但是杜宝却始终不承认他与女儿的亲事,认为这是无理取闹 。而杜丽娘为了自己的幸福竟敢于忤逆父母之意,后来又闹到了金銮殿上,终使皇帝同意二人的亲事,他们落得圆满幸福的结局 。(二)不同点1.时代形象不同 崔莺莺生活在唐代,而唐代则主要沿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世家大族比较多 。崔莺莺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因此她个性自由的主要压制者并不是社会,而是家族,确切的说是崔老夫人 。以崔老夫人为代表的一批人顽强的遵从执行着那个时代的“门当户对”政策,可以说在崔莺莺追求恋爱的过程中,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比较小,主要就是崔老夫人对崔莺莺的管束 。这些我们在《西厢记》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崔莺莺几乎在每次说话的时候都会以老夫人的话或者老夫人知道了该怎么办来作为至高权利的象征 。杜丽娘生活在明代,众所周知,明代是一个思想万马齐喑、理学高度强化、体制机制僵化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皇帝亲自编写《女戒》来压制女性自由,不允许出现异类思想,甚至到明朝末年思想家李贽就被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 。因此可以说压制杜丽娘个性自由的是明朝社会 。这是二者在时代形象不同的突出体现 。2.反叛性格不同 崔莺莺的反叛性格是隐性的,不易被发觉的 。她一般都是在背着老夫人的时候才表现出强烈的反叛性格,有时她又是狡黠善变的,如在“闹简”与“赖简”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有人评价说崔莺莺是矜持、虚荣、犹豫、反复、忸怩尴尬的 。笔者也深深认同此种评价,纵观《西厢记》的前半部分,似乎都体现出了崔莺莺叛逆时的推前阻后、矛盾重重的心理 。也就是说崔莺莺在反叛性格上是矛盾的,隐性的 。杜丽娘在这一点上则与崔莺莺有着很大的不同 。她在追求自由爱情的道路上是坚定而又执着的,自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 。在现实中她无法实现和达到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因此她付诸于梦境 。在梦里她与柳梦梅深情相拥,醒来后迟迟不能释怀,以至于抑郁而终 。就连死后她也念念不忘自己的爱人,在阴间质问判官,后来还阳之后不顾外界重重压力,执意要与柳梦梅结为夫妇 。可以说她的反叛性格是自始至终而又显而易见的,丝毫没有被隐藏 。在这一点上,杜丽娘的反叛性格要明显一些 。3.生情方式不同 具体来说的话,我们在《西厢记》中可以很明显的读出崔莺莺对于张生的生情方式是一见钟情加上报恩的感觉 。当时在普救寺时崔莺莺一家人被围住,幸得张生写信给好友前来解除了崔莺莺一家人的安危,外加上张生风流倜傥、外貌俊秀、处事沉稳,所以崔莺莺喜欢上了张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崔莺莺的生情方式是含有报恩性质的,也即由外到内的生情方式 。而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生情方式是由内而外的 。也就是说她本来没见到过柳梦梅,而是在梦里和他相会过,这种相遇与相会多多少少带有一丝丝神秘色彩 。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会也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情,所以杜丽娘才在梦中见到了梦寐以求的柳梦梅,以至于后来梦醒了久久不能释怀,直至抑郁而终,后来还魂才得以将梦想实现 。这些都体现出了她的生情方式是由内而外的,这也是二者明显不同的地方 。三 产生原因 (一)时代原因 二人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代原因 。崔莺莺生活在唐代,那个时代依旧延续的是魏晋门第观念和世家大族之间的通婚观念,以此来保证他们的地位不被侵犯,使得他们继续享受那种高门权贵的生活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说的就是此时的基本状况 。崔莺莺自小就生活在这种世家大族的影响之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世家大族的烙印在她身上的体现,因此作者在写篇戏剧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个因素 。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也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社会等级严格分明的社会之中,她也是那个时代众多人中的一个,只不过她所处的明代更加的冷酷无情、令人窒息,当时的明代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不允许人们有异端思想的出现 。从这一点上来看,杜丽娘遭受的压迫要远远大于崔莺莺所生活的唐代 。可以说崔莺莺只是老夫人在压制她,而杜丽娘则是整个封建社会在压制她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的话,杜丽娘的反抗情绪要远远大于崔莺莺的 。(二)作者原因 王实甫生活在元代社会,元代统治者不把 *** 当人看,也不重视科举制度 。导致很多文人墨客科举不第,以至于荒废了功名 。而他们只得借助于戏剧与曲目来表达他们的不满情绪,王实甫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他借助并把《莺莺传》发展成《西厢记》来隐喻当朝社会的腐败统治,但是突出的反抗情绪还不够彻底,因此他戏剧中人的人物崔莺莺体现出了既想反抗又忸怩不安的复杂心态,这也在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王实甫的性格特点 。而《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则是生活在万马齐喑的明代社会,那是个高度集权化与专制的社会,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到了末路,而统治者则是极力倡导程朱理学,压制人们的自由思想,统治者为了倡导男权社会与妇女遵守道德操守而编制许多“清规戒律”来限制女性自由,科举制度也逐步走向了僵化,而作者当时也正处于贬官之际,因此而写出《牡丹亭》 。此剧在风云交汇、万马齐喑的明代社会里诞生,正如弹簧一样,被压得越紧,反弹力度也就越大 。因此《牡丹亭》在文化艺术和文化高度上当高于《西厢记》 。四、结语 通过对崔莺莺与杜丽娘的描述与比较,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出《西厢记》是一部强烈的以表现现实主义为主的杰出作品,而《牡丹亭》则是一部着重表现浪漫主义为题材的巨著,而浪漫主义是反历史的,汤显祖生活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他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历史观与道德观的矛盾,他认为二者应当分离开来,他用杜丽娘的倔强与个性来反对传统和历史,企图需找更高的精神价值所在,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可以说《牡丹亭》要比《西厢记》更具有艺术魅力与社会价值,也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者同为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优秀的两朵奇葩,必将继续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
推荐阅读
- 苏泊尔产地是哪里的?苏泊尔产地是嘉兴的
- 38妇女节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38妇女节的来历和意义
- 笑猫日记全集多少本 笑猫日记全集阅读免费
- 素媛原型娜英真实事件素媛娜英怎么样了
- 四川南充和广安新增一条干线铁路,设计时速会是350公里吗?
- 同的组词组什么词 同的组词组词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_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 武汉供电局电话多少武汉供电局电话客服是多少
- 44人 滨州学院招聘教师2023,滨州学院招聘教师公告